[发明专利]一种复配型果蔬脱氧保鲜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62789.8 申请日: 2008-07-04
公开(公告)号: CN101313695A 公开(公告)日: 2008-12-03
发明(设计)人: 叶兴乾;魏云潇;刘东红;吕飞;刘芬;李俊;朱潘伟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A23B7/153 分类号: A23B7/153;A23B7/154;A23B7/157
代理公司: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红娟
地址: 310027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配型果蔬 脱氧 保鲜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蔬保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配型果蔬脱氧保鲜剂。

背景技术

果蔬变质的主要因素有氧气、微生物生长(包括病源菌和腐败菌)等。果蔬采摘后,机体活动比较旺盛,在贮藏过程中因呼吸作用极易造成贮藏环境湿度过大,产生“结露”现象,使果蔬被霉菌侵染而腐烂。普通脱氧剂一般要求产品在密封环境中使用,虽能脱除氧气,但最终果蔬还是会因湿度较大而加速腐烂。目前,国内外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更崇尚对果蔬天然防腐保鲜剂的研究使用。

目前,市面上所售的脱氧剂主要成分为铁粉,使用时将其装入由透气性高的材质,如聚乙烯(PE)、纸等所制成的小袋中。铁粉使用时必须进行预处理(参见:河南科学,2001年6月第19卷第2期:212-214,脱氧剂在食品保鲜中的作用),一般经过酸活化处理后,用清水漂洗净再经真空干燥后才具有脱除氧气的效果(参见:食品科学,1994,1:22-25,铁系脱氧剂特性及在食品防氧包装中的应用;浙江食品工业,1993年第5卷第1期:20-27,脱氧剂配方的研究);或者,铁粉与氯化钠溶液均匀混合,在40mmHg的压力下40℃真空干燥,使其含水量接近0(参见:中国包装,1999年第19卷第3期:100-101,改性铁系脱氧剂A型的研制)。活化铁粉的目的是为了除去铁粉表面氧化层,活化处理时间过长或过短对脱氧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活化处理时间过短,氧化层脱除不干净,会影响铁粉反应的有效面积;过长则因二价铁离子的大量生成,降低了脱氧能力。

脱氧剂除了为单一吸氧气的产品外,依据其功能可分为下列3种:(1)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以FeCO3为基质,与NaCl、H2O进行氧化反应后产生CO2;(2)吸收氧气及二氧化碳:脱氧剂中添加Ca(OH)2,可与包装内的CO2及H2O作用形成CaCO3;(3)吸收氧气释放酒精:将脱氧剂中的沸石先以酒精浸渍后,于脱氧过程中可使酒精徐徐释放至包装内(参见:包装工程,2004,Vol.25 No.4:7-10,脱氧剂及其脱氧包装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上述分析可知,市场上主要生产的铁系脱氧剂中的主要成分铁粉必须经活化才有脱氧效果,活化后必须隔绝空气进行真空干燥,否则易使脱氧剂的性能变化而影响脱氧效果;其活化方法繁琐,脱氧效果批次差异大,对调节果蔬贮藏环境湿度及防腐保鲜效果不明显,且针对果蔬贮藏的脱氧保鲜剂也很少。公开号为CN11020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脱氧保鲜剂,采用富马酸二甲酯复配到脱氧剂中,由于其配方中富马酸二甲酯由富马酸和甲醇合成,如果合成配置不当,甲醇易残留,会造成眼睛失明或危及生命等危险,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配型果蔬脱氧保鲜剂,对果蔬具有脱氧、调湿、防腐保鲜的效果,并且无副作用、无毒害作用。

一种复配型果蔬脱氧保鲜剂,按1kg果蔬的用量计,由下列原料组成:

1mol/L硫酸1ml、活性炭0.8-1.2g、植物精油0.2ml、无水乙醇4ml、Al2O31.5-2g、铁粉1.5-2.5g、聚丙烯酸钠3-6g、CaO 0.3-0.6g、Ca(OH)20.2-0.5g、硅藻土0.4-0.7g。

本发明复配型果蔬脱氧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mol/L硫酸1ml吸附至1g活性炭上,风干或80℃干燥;

(2)将0.2ml植物精油溶解于4ml无水乙醇中,再吸附至1.5-2g Al2O3上;

(3)将1.5-2.5g铁粉与步骤(1)中吸附有硫酸的活性炭混匀,随后依次加入3-6g聚丙烯酸钠,0.3-0.6g CaO,0.2-0.5g Ca(OH)2,0.4-0.7g硅藻土,步骤(2)中吸附有植物精油和无水乙醇的Al2O3,搅拌混匀3-5分钟,然后装袋,即得到复配型果蔬脱氧保鲜剂,密闭保存。

所述的植物精油为大蒜精油、丁蕾油、丁香叶油、丁香罗勒油、肉桂油中的一种。

还原铁粉能脱除环境中的氧气,减缓果实的呼吸作用;聚丙烯酸钠可有效控制包装内的湿度,使包装内不产生过湿现象,防止果蔬表面和贮藏果蔬的塑料袋内壁结露。植物精油易挥发,溶解于乙醇后,利用还原铁粉氧化所产出的热量,挥发到贮藏环境中,达到果蔬防腐保鲜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2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