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机燃油喷射的反向共轨液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3093.7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国;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47/02 | 分类号: | F02M47/02;F02M59/4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2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燃油 喷射 反向 液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中燃油喷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柴油机燃油喷射的反向共轨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一般采用两种结构:1、采用凸轮顶杆机构,即通过凸轮的转动,推动顶杆的滚轮带动顶杆上下运动,使高压油泵喷射燃油;2、采用高压共轨喷射系统,即将燃油通过高压油泵产生高压,进入高压燃油总管,高压燃油通过高速电磁阀控制进行喷射。
就目前所使用的状况,采用凸轮顶杆机构的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凸轮顶杆的滚轮属于线接触,由于受到金属表面承压能力的限制,滚轮的升速不能太大,从而使高压油泵的喷射速度难以提高;2、凸轮顶杆式喷射系统属机械结构,在各种工况下时,难以改变喷油角度,不利于降低部分负荷下时燃油消耗率;3、凸轮顶杆机构由于受到喷射速率的限制,无法将高压油泵的启喷压力继续提高,也就是不能使燃油雾化状况进一步完善,难以降低NOx排放。
采用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结构,就目前使用情况还没有成熟,由于受到电磁换向阀所承受压力的限制,还不能将燃油压力提高到150MPa以上,也就是说,喷油器的启喷压力还难以达到45MPa,燃油的雾化没有得到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油耗更低、操作安全、压力稳定及启喷油压高的柴油机燃油喷射的反向共轨液压控制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柴油机燃油喷射的反向共轨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由曲轴自由端齿轮驱动或电力驱动的动力泵,该动力泵输出端总管与每个油缸组件之间的支管上各安装有高速电磁换向阀,高速电磁换向阀经支管连接有能控制柴油机燃油喷油器工作的油缸组件;高速电磁换向阀连接有能控制该高速电磁换向阀工作的控制器;油缸组件的液压缸上安装有压力继电器与控制器连接;通过可调控的高速换向电磁阀将高压润滑油采用液压控制方式进入每个油缸组件内,使每个油缸组件的活塞体上行,通过活塞顶杆推动柴油机高压油泵喷射燃油。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油缸组件包括缸壳体,该缸壳体内嵌套有缸本体,缸本体上端面压合有缸盖体,并且该缸盖体与缸壳体相固定连接;缸本体内腔滑配有活塞体,并且该活塞体的顶杆伸出于缸盖体外。
上述的缸壳体上下分别制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第一油孔与缸本体的有杆腔相连通;第二油孔与缸本体的无杆腔相连通。
上述的缸本体上端部制有至少一个与第一油孔相接通的第三油孔,并且该第三油孔连通于缸本体的有杆腔。
上述的第三油孔为二个,上述的缸本体上端部还制有至少一组位于第三油孔上方的毛细孔。
上述毛细孔为两组,并且每组毛细孔的两端均与缸本体的有杆腔和相对应的第三油孔相连通。
上述的缸本体上端部还制有与该缸本体的有杆腔相连通的第四油孔;上述的缸壳体侧壁制有能与压力继电器相连接的测压孔,并且该测压孔与所述的第四油孔相管路接通。
上述缸壳体制有的第二油孔与高速电磁换向阀制有的总油口相管路连接;缸壳体制有的第一油孔为二个。回油支管与高速电磁换向阀制有的泄油口相管路连接。
上述高速电磁换向阀制有的压力口管路连接有进油支管,该进油支管经进油总管与动力泵的输出端相管路连接;上述动力泵的输入端管路连接有贮油箱,并且该贮油箱经回油总管管路连通有回油支管,该回油支管与高速电磁换向阀制有的泄油口相管路连接。
上述的进油总管上还连接有蓄能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由曲轴自由端齿轮驱动或电力驱动的动力泵,该动力泵输出端总管与每个油缸组件之间的支管上各安装有高速电磁换向阀,高速电磁换向阀经支管连接有能控制柴油机燃油喷油器工作的油缸组件;高速电磁换向阀连接有能控制该高速电磁换向阀工作的控制器;油缸组件连接有能与控制器相电连接的压力继电器;通过可调控的高速换向电磁阀(2)将高压润滑油采用液压控制方式进入每个油缸组件内,使每个油缸组件的活塞体上行,通过活塞顶杆推动柴油机高压油泵喷射燃油。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油缸实现对燃油喷射泵进行控制,保证了柴油机喷油在任何工况下都可以保持恒定的压力,使燃油雾化保持稳定;喷油器启喷压力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使燃油雾化更加完善,燃烧更加充分;通过控制器,实现液压换向的准确性,并可以根据柴油机不同的转速和负荷改变喷油定时,达到柴油机在各种转速和负荷都能做到完善的匹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油缸组件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3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