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胶囊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3911.3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9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戴志飞;邢占文;柯亨特;王金锐;刘吉斌;刘绍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荣玲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胶囊 超声 造影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胶囊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微胶囊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按如下方法进行制备:将表面带有负电荷的微泡加入到浓度为0.001~1000mg/mL、体积为微泡体积1~100倍、带正电荷的生物活性材料溶液吸附0.5~100min,静置或离心,并将上层微泡用生理盐水或pH值为7.0~8.0的PBS缓冲溶液洗涤,然后加入到浓度为0.001~1000mg/mL、体积为微泡体积1~100倍、带负电荷的生物活性材料溶液中吸附0.5~100min,静置或离心,再将上层微泡用生理盐水或pH值为7.0~8.0的PBS缓冲溶液洗涤;即得到微胶囊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胶囊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泡是基于表面活性剂的造影剂微泡,或者是用蛋白、高分子材料、脂质或糖类包膜的造影剂微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胶囊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带正电荷的生物活性材料为聚电解质、药物、生物活性因子、DNA序列、靶向配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胶囊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为抗凝血的药物、抗血小板粘附的药物、抗感染的药物、抗内膜增长的药物、抗肿瘤的药物、抗血栓药物、溶栓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胶囊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活性因子为细胞粘附因子、细胞生长因子或细胞分化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胶囊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靶向配体为用于联合心肌、膜、结缔、肿瘤和血块的蛋白质、肽、糖、维生素、类固醇、激素、遗传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胶囊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电解质为阴离子聚电解质、阳离子聚电解质高分子两性聚电解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胶囊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的带负电荷的生物活性材料为聚电解质、药物、生物活性因子、DNA序列、靶向配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胶囊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再加入浓度为1mg/mL、体积为微泡体积10倍、带负荷的生物活性材料溶液吸附1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胶囊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微胶囊包覆的微泡超声造影剂表面重复吸附包覆带正电荷的生物活性材料和带负电荷的生物活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39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膜外导管
- 下一篇:催化剂网盒及催化剂填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