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志贺毒素2A1亚单位活性片段Stx2a1重组蛋白及表达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9396.X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0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曾浩;刘璐;邹全明;罗萍;张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265 | 分类号: | C07K14/265;C12N15/31;C12N15/70;G01N33/68;A61K39/108;A61P3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38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性 大肠杆菌 o157 h7 毒素 a1 单位 活性 片段 stx2a sub 重组 蛋白 表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志贺毒素2A1亚单位活性片段Stx2a1蛋白的表达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于1975年被首次分离,因其能产生致死性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x),1982年被确认为严重人兽共患致病菌。其感染具有暴发流行趋势、强烈的致死性和抗生素治疗可加剧病情的危险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同时,EHEC O157:H7培养容易、感染力强、传播途径多样,使其极有可能作为未来军事战争的细菌武器和生物恐怖战剂;EHEC O157:H7的烈性致病因子还有可能用于基因重组新型生物武器——基因武器的构建。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已将EHEC O157:H7列为B类生物恐怖病原体严加防范。
近年来,O157:H7 EHEC感染的暴发流行在世界各地接连发生,尤其是日本、美国等。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期宣布,于2006年9月14日爆发的大规模大肠杆菌感染经流行病学调查已证实,病原菌即为EHEC O157:H7型。感染病例数上升迅速,发现感染病例的地区也已扩大到全美20个州。
中国江苏、安徽省曾于1999年暴发流行EHEC O157:H7感染性腹泻,患者超过2万例,死亡177例,流行时间7个月(http://www.szed.com/n/ca505201.htm)。这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流行规模最大的一次。2001年上述地区又发生疫情,并且范围扩大到西部、中原地区,甚至在东北、华北及华东少数地区也发生散发的O157:H7感染。目前中国已处于高发流行期,疫情不可能短期消失,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基于这种严峻的形势,中国已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列为21世纪可能对国人卫生健康有重大影响的12种病原微生物之一。
EHEC O157:H7多为食源性或水源性感染,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家畜之间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该菌可使人患腹泻、出血性结肠炎(Hemorrhagic colitis,HC),还可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emolytic uremic syndrom,HUS)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Thromboric thromobocytopenic porpura,TTP)等严重并发症,致死率达5~10%。临床研究证实:使用抗生素可促使O157:H7菌体破裂,“爆发性”释放致死性志贺毒素(Stx),从而使患者死亡的危险性增加。因此,2002年中国卫生部制定的EHEC O157:H7感染性腹泻应急处理预案第5条有关病人的隔离治疗规定:“EHEC O157:H7病人和疑似病人(包括粪便标本O157:H7抗原胶体金方法检测阳性的腹泻病人)禁止使用抗生素,疫区内的其他一般腹泻病人应慎用抗生素。”。目前国内外尚无可用于治疗人EHEC O157:H7感染的特效药物。因此,寻求特异有效的O157疫苗来防治O157:H7感染已迫在眉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