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逆流色谱法从钩吻中分离制备钩吻生物碱单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1469.9 | 申请日: | 200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3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俞昌喜;许盈;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1/18 | 分类号: | C07D491/18;B01D1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4***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逆流 色谱 钩吻中 分离 制备 生物碱 单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单体的分离方法,具体的说是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钩吻中分离制备钩吻生物碱单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钩吻(Gelsemium elegans Benth.,GEB)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全草,分为中国钩吻和北美钩吻两种。在我国盛产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又名断肠草、野葛、毒根、大茶药等。国外,1887年H Gerrad等将其制成格林制剂,为一些国家副药典所收载;美国药物索引及日本《世界的民间药》中均有钩吻的记载。我国对钩吻的研究历史更为悠久,《神农本草》、《本草纲目》均有记载,我国民间一直应用钩吻原植物治疗各类疼痛,尤其慢性神经性疼痛与癌性疼痛。钩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吲哚类生物碱。钩吻总生物碱或粗提物具有治疗免疫疾病、抗肿瘤、抗炎镇痛、抗银屑病、扩瞳、促进畜禽生长等药理作用(张兰兰,林敬明,吴忠.钩吻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中药材,2003,26(6):451-453)。钩吻毒性大,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但在其显著的临床疗效诱惑下,近年对其研发日趋活跃,开始瞄准其生物碱单体。
钩吻生物碱单体,目前已经分离得到钩吻素子、甲、寅、卯、辰、丙、丁、戊、己、庚以及胡蔓藤碱甲、乙、丙、丁等40多种单体,其毒性大小不同,钩吻生物碱单体的用途也很广泛。如钩吻素子具有抗肿瘤作用(吴达荣,秦瑞,蔡晶,迟德彪.钩吻素子抗肿瘤作用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5):6-8)、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孙莉莎,雷林生,方放治,杨淑琴,王剑.钩吻素子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及体液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6):10-12)、治疗银屑病(张兰兰,黄昌全,张忠义,等.钩吻素子治疗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疗效观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5):547-549)以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方放治,单春文,陈平雁.钩吻素子对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1998,14(1):21-24)等。
目前文献报道的,用于从钩吻总生物碱中分离钩吻生物碱单体的方法为柱层析法,如硅胶柱层析法、氧化铝柱层析法。柱层析法的不足之处是:分离周期长,回收率低,分离效果很不理想。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Chromatography,HSCCC)是国际上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液-液分配色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它不用任何固态支撑体或载体因而克服了传统分离技术对样品组分的不可逆吸附作用,节省了材料和溶媒消耗,样品回收率高,同时还具有操作简便、分离量大、分离周期短、分离效率高以及重现性好等优点,易形成自动化生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保等领域各种物质的制备分离和纯化。
经文献检索,钩吻总生物碱提取方法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徐坚,梁崇真.钩吻总生物碱提取方法的比较,药学通报,1988,23(6):341-342),其中包括2篇申请专利:①钩吻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公开号:CN101011466A,公开日:2007年8月8日;②一种抗癌镇痛的中药钩吻总生物碱和含它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528767A,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但上述2篇申请专利未涉及单体的分离方法。现有文献中,未见高速逆流色谱法用于钩吻生物碱单体分离的国内外报道。因此,本发明公开了高速逆流色谱法从钩吻中分离钩吻生物碱单体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分离钩吻生物碱单体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速效分离钩吻生物碱单体的新方法,即使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钩吻中分离制备钩吻生物碱单体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逆流色谱法从钩吻中分离制备钩吻生物碱单体的方法,其特征是:
原料:钩吻总生物碱。
所述的原料钩吻总生物碱,系参考经典的钩吻生物碱提取方法获得(陈忠良.钩吻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中药通报,1987,12(5):41;徐坚,梁崇真.钩吻总生物碱提取方法的比较,药学通报,1988,23(6):341-342;陈竞峰,袁慧.钩吻总碱的提取、分离、鉴定及一般毒性,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9(5):422-425)。
分离设备:高速逆流色谱仪
所述的分离设备高速逆流色谱仪,根据所需目标分离量的不同,可选择分析型、半制备型或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未经福建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把
- 下一篇:一种即饮型袋装卫生吸管饮料的使用方法及其结构与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