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粪渣栽培蘑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1568.7 | 申请日: | 2008-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6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代炎;杨菁;叶美锋;吴飞龙;潘礼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清市星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F17/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猪 栽培 蘑菇 方法 | ||
1.一种猪粪渣栽培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方法将传统蘑菇培养基中的牛粪用猪粪渣代替,对蘑菇进行栽培,所述的栽培步骤为:培养基制备→堆料预湿→前发酵→后发酵→降温冷却→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采菇→蘑菇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为:猪粪便→固液分离→猪粪渣+稻草→堆料预湿→前发酵→后发酵→降温冷却→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采菇→蘑菇产品;所述后发酵为室内后发酵,步骤如下:
1)自热培养:经前发酵的培养料迅速搬进菇房,趁热上架,堆成垄型,料厚20-30cm,关闭门窗,让其自热升温,自热达48-52℃,培养2天;
2)加热消毒:自热培养2天后将菇房的出入口、通风口关闭,通入蒸汽升温,进行巴氏消毒,菇房的室温升至58~60℃维持8~12h;
3)控温:巴氏消毒后,进行菇房短时间的换气,使料温降至50~52℃,随后控制此范围温度培养3~4d,结束后发酵;
所述培养基配方为,以每100m2计算:稻草1900kg,猪粪分离渣1250kg,尿素7.5kg,过磷酸钙25kg,蘑菇生产专用石膏粉55kg,石灰50kg;所述培养基的制备为:将所述的原料按照配方混合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粪渣栽培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发酵为室外前发酵;步骤如下:
1)建堆:建堆前2~3d,粪草预湿,料堆宽2m、高1.5m,每层草料15~18cm厚,猪粪渣5cm,粪草交替铺上,每层高度25cm,层数10-12层,一直堆到料堆高达1.5m以上,铺放稻草时既要求疏松、抖乱,又要扎边切墙,料堆边应基本垂直,铺盖粪肥要求边上多,里面少,下层少,上层多,从第三层起开始均匀加水和尿素,并逐层增加,顶层应保持猪粪厚层覆盖,顶部堆成龟背形,增加上层压力,水份掌握在堆好后有少量水流出为准;
2)翻堆:翻堆时应上、下、里、外、生料和熟料相对调位,把粪草充分抖松,干湿拌合均匀:第一次翻堆是在建堆后的3-5天,翻堆时仍要浇足水分,并分层加入所需的尿素和过磷酸钙,水分掌握翻堆后料堆四周有少量粪水流出;第二次翻堆是在第一次翻堆后的3-5天,堆温达75-80℃,翻堆时料堆宽度缩小,高度不变,长度缩短,并在料堆中设排气孔,在翻堆时,应尽量抖松粪草,加入石膏分层撒在粪草上,有利于均匀发酵,这次翻堆不浇水,较干的地方补浇少量水,须防止浇水过多造成培养料酸臭腐烂现象;第三次翻堆是在第二次翻堆后2-3天进行,翻堆高度不变,缩短长度,应使粪草均匀混翻,将石灰粉和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分层撒在粪草上,整个堆制过程料堆水分应掌握前湿、中干、后调整的原则;
3)所述前发酵后的培养料达到:颜色呈咖啡色,生熟度适中,有韧性而又不易拉断,料疏松,含水量为65-68%,pH值在7.5-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粪渣栽培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步骤为:后发酵结束后,打开通风口,将培养发酵料整平、铺床稍微拍紧,栽培床的厚度在18~20厘米,当料温降到25℃时播种,注意此时菇房内不可闻到氨味,若有应加大通风量,翻抖堆料,驱散氨气才能播种,否则蘑菇菌种难以在培养料中定植、生长,播种采用撒播方法,麦粒种撒播,颗粒易分散形成多处生长点,四处快速蔓延定植,每平方米用种量1~1.5瓶,压实打平,关闭门窗,保温保湿促进菌种萌发,2~3天就定植吃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粪渣栽培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菌覆土步骤为:播种后5~6天,菌丝开始萌发吃料,在这期间菇房的气温控制在22~26℃,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75%,播种后18-20天菌丝生长到料底,覆土选用水稻田底的田土,其保湿性好,透气性优良,土粒大小0.5~1.2厘米,土粒用石灰清液喷雾细调,土粒的湿度为手捏土粒扁而不碎、没有白心、不粘手,覆土层的厚度掌握在3~4厘米,覆土后采取轻喷勤喷的办法逐步调至所需湿度,菇房相对湿度控制在90%,三天后适当加大通风量,有利于菌丝爬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粪渣栽培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步骤为:当蘑菇菌丝长到土层表面处于扭结状态时,加强通风,抑制菌丝生长,促使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原基形成后,开始喷结菇重水,每天喷2~3次,勤喷轻喷,少量多次,出菇场温度控制在10~20℃,相对湿度保持在90%喷水后进行大通风,结菇重水调足后,经过4d,就有大批蘑菇长出,这时及时喷出菇重水,要看菇喷水,菇多的地方多喷,菇少的地方少喷,每批菇采收后,把遗留在床面的老菇根、死菇清除,并补盖湿细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清市星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清市星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5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环保型药用抛射剂
- 下一篇:滑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