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底清孔系统及桩底清孔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1723.5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02D5/3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3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底清孔 系统 工艺 | ||
1.一种桩底清孔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循环泵、泥浆泵、第三阀门 开关(14)、第二阀门开关(9)、第一阀门开关(8)、管道、泥浆沟或第一管道、 沉淀池及导管;泥浆沟或第一管道与桩位低处相通;导管的上端与第四管道(10) 的一端连通,在第四管道(1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三通,第一三通的另两路 分别与第一阀门开关(8)和第二阀门开关(9)的一端连接,第一阀门开关(8) 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管道(7)与反循环泵连接,反循环泵通过第二管道(4)与 沉淀池相连;第二阀门开关(9)的另一端又连接第二三通,第二三通的另两路 分别与第六管道(15)和第三阀门开关(14)的一端连接,第六管道(15)的 另一端连接到泥浆泵,泥浆泵放置于沉浆池中,沉浆池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通 的沉淀池,在沉浆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不完全阻断这两个池的隔板;第三阀门 开关(14)的另一端通过第五管道(13)与桩位相连通;在沉淀池与桩位之间 还设有使它们相互连通的泥浆沟或第一管道(1)。
2.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底清孔系统进行桩底清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冲或钻孔灌注桩清孔时采用正反循环相结合的清孔工艺进行桩底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底清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如下:
(1)在已施工至设计要求的桩位内安放钢筋笼;
(2)将导管下放到桩位内至导管下端口距孔底30~50cm处止;
(3)制备好比重为1.15~1.25泥浆,待用;或者将该步骤放在步骤1或步骤 2前进行;
(4)先用正循环清孔工艺进行清孔;所述的正循环清孔工艺的步骤是:关闭 第一阀门开关(8)和第三阀门开关(14),打开第二阀门开关(9),开启泥浆 泵;利用将高比重为1.20-1.25的泥浆把孔底大粒径的悬浮沉渣清除的原理, 使经过沉淀后的泥浆通过泥浆泵进入泥浆泵下方的第六管道(15)中,通过第 二阀门开关(9)流到第四管道(10)中,最后通过设于桩位中间的导管流回桩 位里;然后再由桩位流向泥浆沟或第一管道(1)流入沉淀池,经过沉淀后流入 沉浆池;如此不断正循环15~30分钟,进入反循环清孔工艺;
(5)反循环清孔工艺:所述的反循环清孔工艺的步骤是:将第一阀门开关(8) 打开,让比重为1.15~1.25的泥浆充满第三管道(7)和第四管道(10)之后开 启反循环泵、泥浆泵,并关闭第二阀门开关(9)、打开第三阀门开关(14);此 时在反循环泵的作用下,泥浆从桩位的导管中吸出,流入第四管道(10)中, 经过第一阀门开关(8)进入反循环泵,再通过第二管道(4)流入沉淀池中; 泥浆经过沉浆池中泥浆泵的作用,利用将低比重为1.15-1.20的泥浆把小粒径的 悬浮沉渣清除的原理,进入泥浆泵下端的第六管道(15)中,流经第三阀门开 关(14)和第五管道(13)后流回到桩位中;如此不断反循环15分钟~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底清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正循环20±3分 钟后,再进入反循环20±3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桩底清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数次正反循 环相结合清孔直至沉渣满足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7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器组装机的取料装置
- 下一篇:雷公藤红素在制药中的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