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发酵基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1738.1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沈月毛;张伟;黄耀坚;宋思扬;郑忠辉;苏文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7/18 | 分类号: | C12P17/18;A61P35/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化合物 乙酰 真菌 环氧乙酯 发酵 基质 | ||
1.一种用于制备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发酵基质,所述的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化学名:2-(8-甲基-9-氧杂-双环[4.2.1]九-2,4-二烯-7-基)-6-氧-3,6-二氢-2H-吡喃酮,其分子式为C14H16O4,结构式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制备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发酵基质的组成为:按质量/体积比,葡萄糖为40~95g/L,马铃薯为100~300g/L,VB1为2~10mg/L,甘露醇为8~20g/L;按体积百分比,陈海水为12%~25%,水补足1L,pH自然。
2.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基质制备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马铃薯去皮,切成小块,加水煮沸,取汁液连同配方中其它成分混合均匀;
2)灭菌后,接种菌株A123,搅拌发酵,发酵液经过滤,除去菌体,收集发酵液用有机溶剂搅拌萃取,收集萃取所得的有机相,减压浓缩至干即为目标产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煮沸的时间为0.5h。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发酵为在26~28℃通气搅拌发酵14~18d。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萃取的时间为12~36h。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浓缩的温度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7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用户识别模块的播放内容权限范围的保护方法
- 下一篇:电机驱动的驱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