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发酵基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1738.1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沈月毛;张伟;黄耀坚;宋思扬;郑忠辉;苏文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7/18 | 分类号: | C12P17/18;A61P35/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化合物 乙酰 真菌 环氧乙酯 发酵 基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发酵基质,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eacetyl-mycoepoxydiene)的发酵基质。
背景技术
化合物2-(8-甲基-9-氧杂-双环[4.2.1]九-2,4-二烯-7-基)-6-氧-3,6-二氢-2H-吡喃酮(Deacetyl-mycoepoxydiene,俗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最早见于本申请人于2007年的报道,本申请人在公开号为CN1903858的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及其制备方法,是一种结构新颖,用拟茎点霉A-1-2-3代谢产生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与制法及在抗肿瘤药物或其他生物活性先导物中的应用。分子式为C14H16O4,制备时取菌种接种于培养基培养至发酵,加入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酸混合溶剂,收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用水分散,萃取至无色,分别得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相浸膏。再分离,装柱,浓缩,洗脱,收集合并各个组分进行反相硅胶柱分离。取反相硅胶,装柱,洗涤,洗脱,收集每个柱体积的洗脱液,浓缩至干,收集第2个组分进行凝胶柱层析分离,取凝胶,装柱,洗脱,收集各组分。反复洗涤直至晶体表面无色素附着。该申请的发明人沈月毛等从福建省漳州市九龙江口浮宫镇草埔头(地名)红树林生态区的红树植物秋茄叶片中分离得到的菌株A123,经鉴定为拟茎点霉(Phomosis sp.)。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6060,保藏的培养物名称及注明的鉴别特征为拟茎点霉(Phomosissp.),保藏日为2006年6月26日。
拟茎点霉(Phomosis sp.)A123该属真菌为植物寄生菌(见裘纬蕃主编,菌物学大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该菌株在20%海水配方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纯白,无明显色素产生,不产孢子,培养10d以后,产生黑色子座。
未见有与本申请专利相同的发酵培养基配方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拟茎点霉(Phomosis sp.)A123菌株发酵真菌(参见公开号为CN1903858的发明专利申请)为代谢产物Deacetyl-mycoepoxydiene的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发酵基质及其发酵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化学名:2-(8-甲基-9-氧杂-双环[4.2.1]九-2,4-二烯-7-基)-6-氧-3,6-二氢-2H-吡喃酮,其分子式为C14H16O4,结构式为:
本发明所述的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发酵基质的组成为:按质量/体积比,葡萄糖为40~95g/L,马铃薯为100~300g/L,VB1为2~10mg/L,甘露醇为8~20g/L;按体积百分比,陈海水为12%~25%,水补足1L,pH自然。
本发明所述的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发酵基质的发酵方法为:
1)将马铃薯去皮,切成小块,加水煮沸,取汁液连同配方中其它成分混合均匀;
2)灭菌后,接种菌株A123,搅拌发酵,发酵液经过滤,除去菌体,收集发酵液用有机溶剂搅拌萃取,收集萃取所得的有机相,减压浓缩至干即为目标产物。
所述加水煮沸的时间最好为0.5h。
所述搅拌发酵最好在26~28℃通气搅拌发酵14~18d;所述搅拌萃取的时间最好为12~36h,所述减压浓缩的温度最好为45℃。
与现有的发酵培养基相比,由于本发明所述的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发酵基质其组成合理,因此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发酵基质,通过常规的发酵技术,所发酵的Deacetyl-mycoepoxydiene产量可达150~200mg/L。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170g,葡萄糖85g,VB15mg,甘露醇14g,陈海水200ml,水补足1L,pH自然。
发酵时,将上述培养基灭菌后,接种A123菌株,28℃发酵18d。发酵液经过滤,除去菌体,收集发酵液用等量乙酸乙脂搅拌萃取3遍,每遍萃取12h,收集萃取所得的有机相,45℃浓縮至干即为本品的粗提物。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用户识别模块的播放内容权限范围的保护方法
- 下一篇:电机驱动的驱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