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高压晶体管结构的端处的栅极回拉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0747.7 | 申请日: | 2008-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6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V·帕塔萨拉蒂;M·H·曼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力集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423;H01L2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雪梅;魏军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晶体管 结构 栅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高电压晶体管的半导体器件结构和工艺。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领域中高电压场效应晶体管(HVFET)已是公知的。很 多HVFET采用的器件结构包括延伸的漏极区,当器件处于“截止”状 态时,该延伸的漏极区支持或阻断所施加的高电压(例如几百伏)。 在常规的垂直HVFET结构中,半导体材料的台或柱形成用于导通状态 中的电流的延伸的漏极或漂移区。在衬底顶部附近、与台的侧壁区域 相邻地形成沟槽栅极结构,在台处将本体区设置在延伸的漏极区上 方。向栅极施加适当的电压电势沿着本体区的垂直侧壁部分形成导电 沟道,使得电流可以垂直流过半导体材料,即,从设置源极区的衬底 顶表面向下流到设置漏极区的衬底底部。
在常规布局中,垂直HVFET由长的连续硅柱结构构成,该硅柱结 构跨越半导体管芯延伸,并且该柱结构在垂直于柱长度的方向上重 复。不过,该布局引起的问题在于,在高温处理步骤期间硅晶片容易 产生大的翘曲。在很多工艺中,翘曲是永久性的且足够大,防碍了在 下一处理步骤中用工具加工晶片。另外,在晶体管布局的圆形端部分 中的栅极氧化物弱点可能导致栅极氧化物击穿电压和可靠性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晶体管,包括:设置成跑道 形布局的半导体材料柱,所述半导体材料柱具有沿第一横向延伸的基 本线性的部分和在跑道形布局的基本线性的部分的每一端处的圆形 部分,第一导电类型的源极区被设置在所述柱的顶表面处或附近,并 且第二导电类型的本体区被设置在源极区下面的柱中;分别设置在柱 的相对侧的第一和第二介电区域,第一介电区域被柱横向包围,并且 第二介电区域横向包围所述柱;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介电区域中的 第一和第二场板;分别设置在邻近本体区的柱的顶表面处或附近的第 一和第二介电区域中的第一和第二栅极元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栅极元 件通过栅极氧化物与本体区分开,所述栅极氧化物在跑道形布局的基 本线性的部分中具有第一厚度,栅极氧化物在圆形部分处具有第二厚 度,第二厚度大于第一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晶体管,包括:设置成跑道 形布局的半导体材料柱,所述半导体材料柱具有沿第一横向延伸的基 本线性的部分和在跑道形布局的基本线性的部分的每一端处的圆形 部分;分别设置在柱的相对侧的第一和第二介电区域,第一介电区域 被柱横向包围,并且第二介电区域横向包围所述柱;分别设置在第一 和第二介电区域中的第一和第二场板;分别设置在柱的顶部处或附近 的第一和第二介电区域中的第一和第二栅极元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栅 极元件通过栅极氧化物与本体区分开,所述栅极氧化物在跑道形布局 的基本线性的部分中具有第一厚度,栅极氧化物在圆形部分处具有第 二厚度,第二厚度大于第一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晶体管,包括:具有均沿第 一横向延伸的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线性部分的半导体材料的跑道形 柱,所述跑道形柱的第一圆形部分接合第一和第二线性部分的相应的 第一端,所述跑道形柱的第二圆形部分接合第一和第二线性部分的相 应的第二端;分别设置在跑道形柱的相对侧的第一和第二介电区域, 第一介电区域被柱横向包围,并且第二介电区域横向包围所述柱;分 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介电区域中的第一和第二场板;分别设置在跑道 形柱的第一线性部分的顶部处或附近的第一和第二介电区域中的第 一和第二栅极元件;分别设置在跑道形柱的第二线性部分的顶部处或 附近的第一和第二介电区域中的第三和第四栅极元件;并且其中第 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栅极元件均借助栅极氧化物与跑道形柱分开,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栅极元件的相对端沿第一横向分别终止于第 一和第二圆形部分处或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力集成公司,未经电力集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07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驱动显示面板的装置和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