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盖具掀开预力的受压开启型储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3963.7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泰和;陈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泰和;陈洋 |
主分类号: | B65D47/08 | 分类号: | B65D47/08;B65D5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春兰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盖具 掀开 受压 开启 储存 装置 | ||
1.一种封盖具掀开预力的受压开启型储存装置,为手持式或机构夹持式供装入粒状、 粉状、浆状或糊状或液状内容物的圆筒形、或多面筒形中空容器,其为筒形壳体外围以供人 手握持或机构夹持,所述中空容器的壳体外部加压掀开封盖的受力面及内容物的释出口的位 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筒形中空容器的壳体轴向两端,所述封盖供结合于内容物的释出口,通 过对一端的受力面加压通过推动结构而掀开另一端的封盖以释出内容物,所述封盖与壳体之 间具有挠性片状结构,供维系掀开后的封盖与壳体不分散,封盖与壳体的相对稳态关系为于 封盖对储存装置呈封闭状态时,维系的片状结构被弯曲而呈往掀开方向的预力状态,而于封 盖受压掀开后,可维持封盖呈掀开的安定状态;其主要构成含:
壳体(101):由塑料或金属所制成的手持式或机构夹持式的圆筒形,或多面筒形的中空 容器,供装入粒状、粉状、浆状或糊状或液状的内容物(107),所述壳体(101)轴向的下 端设有释出口(105),封盖(102)结合于释出口(105)时作为封闭状态,于封盖(102) 开启时供释出内容物(107);中空容器的壳体借助所连结的挠性片状结构(103),以维系封 盖(102)于常态时,封盖(102)的位置呈掀开的状态,在结合于释出口(105)时则呈向 掀开方向的预力状态,中空容器的壳体轴向的上端设有受力结构(104),以在人手握持或以 机构夹持而受力结构(104)接受外加压力时,使封盖(102)受压掀开以释出内容物;
封盖(102):为呈封盖结构,供配合壳体(101)下端的释出口(105)而设置,两者可 呈结合的封闭状态,而于受力结构(104)受外加压力时,封盖(102)受压而脱离释出口(105) 以释出内容物;封盖(102)与壳体(101)的封闭结合方式含:借助(1)塞合(2)嵌合(3) 扣合(4)黏合(5)溶合,或以外加辅助扣件夹合方式作封闭结合;
上述由封盖(102)与壳体(101)的释出口(105)呈封闭结合的定义,含全封闭状态 或半封闭状态,依装入于壳体(101)的内容物的性质与保存需要而定;
挠性片状结构(103):为具挠性物质所构成的片状挠性维系结构,其连结于壳体(101) 与封盖(102)之间;所述挠性片状结构(103)维系壳体(101)及封盖(102)的状态,包 括于封盖(102)结合于壳体(101)下端释出口(105),而使作为容器的壳体(101)呈封 闭的状态时,挠性片状结构(103)呈弯曲而具有向外掀开的预力状态,当封盖(102)脱离 壳体(101)时,挠性片状结构(103)的挠性预力协助掀开封盖(102),而使壳体(101) 下端的释出口(105)呈打开的安定状态,以利于释出内容物(107),而封盖(102)仍通过 挠性片状结构(103)维系于壳体(101)而不掉落;
受力结构(104):为所述储存装置可为独立使用装置,受力结构(104)上结合于壳体 (101)的内部指向封盖(102)的方向,具有延伸的推动结构(106),于壳体内部为填入粒 状、粉状、浆状或糊状或液状内容物(107),当壳体被人手握持或被机构夹持,而以人手或 外力对受力结构(104)施压时,推动结构(106)被推向封盖(102),以触压并推开结合于 壳体(101)释出口(105)的封盖(102),封盖(102)可借助维系封盖(102)与壳体(101) 之挠性片状结构(103)的预力协助掀开,及于压力消失时保持封盖(102)为安定的掀开状 态,以对不特定开放空间中释出壳体(101)的内容物(107),而借助挠性片状结构(103) 的预力使封盖(102)维持于被掀开状态而不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泰和;陈洋,未经杨泰和;陈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39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路由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将羧酸及其衍生物加氢制备成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