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鳔补肾丸制剂及其制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84653.7 申请日: 2008-03-14
公开(公告)号: CN101530509A 公开(公告)日: 2009-09-16
发明(设计)人: 王玉锦 申请(专利权)人: 王玉锦
主分类号: A61K36/815 分类号: A61K36/815;A61K9/28;A61K47/38;G01N30/90;G01N30/02;A61P13/12;A61K35/60
代理公司: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 为
地址: 100071北京市丰***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鱼鳔 补肾 制剂 及其 制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鱼鳔补肾丸的新的制剂,是加蜜及水制成的水蜜丸,本发明的鱼鳔补肾丸其中加入了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辅助剂。

背景技术:

鱼鳔补肾丸是一种已经上市的大蜜丸,其功能与主治为:壮阳益精。用于肾阳虚弱,肾精亏损所致的头昏、眼花、耳鸣,腰痛膝软,阳萎,早泄,梦遗滑精,不育,宫冷不孕,面色发黑等症。

鱼鳔补肾丸大蜜丸的配方组成为:鱼鳔胶、枸杞、莲须、肉苁容、巴戟天、杜仲、当归、菟丝子、补骨脂、茯苓、淫羊藿、肉桂、潼疾藜、怀牛膝、附片。

大蜜丸为传统制剂,需要咀嚼,口感不好,而且服用不便,本发明通过对传统剂型的改进,发明了鱼鳔补肾的一种新的制剂形式-水蜜丸,克服了以上缺陷。水蜜丸也是传统制剂,但传统工艺使水蜜丸不稳定,而且崩解困难,质量控制也难以达到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本发明经过工艺改进,克服了以上缺陷,制成了一种口感好,服用方便,崩解迅速,吸收良好,稳定性高的鱼鳔补肾水蜜丸。

另外,现有鱼鳔补肾丸大蜜丸制剂存在质量控制方法落后,产品质量不易控制的缺点。不能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从而将影响产品的生产和保证质量。

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我们建立了本发明制剂的新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含量测定。该质量控制方法精密度、灵敏度、稳定性均好,确保产品质量的“安全、均一、稳定、有效、可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鳔补肾丸制剂,所述制剂是水蜜丸,该制剂是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的:

鱼鳔胶20.8g           枸杞子20.8g              莲须20.8g

肉苁蓉20.8g           巴戟天20.8g              杜仲20.8g

当归20.8g             菟丝子20.8g              补骨脂15.6g

茯苓15.6g            淫羊藿20.8g            肉桂10.4g

沙苑子15.6g          牛膝15.6g              附片10.4g。

以上配方可以制成水丸1000丸。

本发明的制剂,其中还包括制剂总重量1-15%的崩解剂,制备时还需要加入适量的水和蜜。所述适量的水和蜜的比例为1:20至20:1是使丸剂达到适合于制备的量,以上述配方计可以是10-900g的水,10-900g的蜜,加入方式和量属于常规技术。

本发明所述的崩解剂,是适合本发明的独特的崩解剂,最优选的是羧甲基纤维素钠,其最优选的加入量为20.8g

本发明的制剂,在制成水蜜丸后,在药丸外层还要包上包薄膜衣。

本发明的薄膜衣是用常规薄膜衣技术加工制备的。

本发明的制剂,用于口服,服用剂量以丸数计,优选的用量为一次15丸,一日2次。

本发明还包括本发明制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使用操作步骤限定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称取药材,混和均匀,粉碎,过16~120目筛,加入崩解剂,制丸,干燥,制成1000丸,包薄膜衣,即得。

优选的步骤是:称取药材,混和均匀,粉碎,过100目筛,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塑制丸或泛制丸,干燥,制成1000丸,包薄膜衣,即得。

本发明处方中含有淫羊藿、枸杞子,这两味药单独粉碎,难度较大,收粉率低,因此本发明采用混和串料粉碎。即称取处方量的鱼鳔胶等15味药材,混和均匀,粉碎,过100目筛。

本发明选用去离子水为粘合剂。经筛选加入7.5%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崩解剂。

采用泛制丸或塑制丸的方法制丸。本发明的干燥温度为80℃。水份控制在12%以内。

以上制备方法中所述泛制丸:是指用泛制法制备,即将药材细粉用适宜的液体为黏合剂泛制而成的丸剂。

所述塑制丸:是指用塑制法制备,即将药材细粉以适宜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成软硬适宜的可塑性丸块,再依次制成丸条、分割而制成丸粒的丸剂。

本发明的配方和组成是经过筛选获得的,特别是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筛选,筛选步骤如下:

分别在药粉中加入2.5%、5.0%、7.5%、10.0%的羧甲基纤维素钠、2.5%、5%的淀粉、2.5%、5.0%、7.5%、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制丸,分别考察溶散时限,结果如下:

表1  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的考察

表2  淀粉用量的考察

表3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用量的考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锦,未经王玉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6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