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天然色素的化妆用和皮肤科用制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7795.9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3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R·H·克斯迪克;S·P·H·王;J·P·F·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尔维廷布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K8/98;A61Q1/06;A61Q1/08;A61Q1/10;A61Q1/12;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守期;唐铁军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天然 色素 化妆 皮肤科 制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化妆品制剂与皮肤科用制剂。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引
本发明是2005年5月31日提交的、现未授权的10/908,909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
背景技术
化妆品的使用在当今社会是普遍的。化妆品通常意欲通过使用色彩提供一种迷人的外表,例如通过突出脸部的某些特征和/或增强自然色。有色化妆品被用于,例如,突出轮廓线(眼线和唇线)、提供给部分皮肤具有美感的色彩(口红和亮彩)和提供脸颊的“健康光采”(腮红和胭脂)。化妆品还可用于遮蔽皮肤的瑕疵和保护皮肤,例如阻挡皮肤免受有害的紫外光。
通常使用多种着色剂给化妆品着色,包括无机和有机的合成染料或色素。许多化妆品生产商使用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批准的人工的或人造的色素,这些色素用FD&C “颜色”及后面的编号表示。所述色素的实例包括FD&C蓝色1号、FD&C蓝色2号、FD&C绿色3号、FD&C红色3号、FD&C红色40号、FD&C黄色5号、FD&C黄色6号、D&C蓝色4号、D&C蓝色9号、D&C绿色5号、D&C绿色6号、D&C绿色8号、D&C橙色4号、D&C橙色5号、D&C橙色10号、D&C橙色11号、D&C橙色17号、FD&C红色4号、D&C红色6号、D&C红色7号、D&C红色8号、D&C红色9号、D&C红色17号、D&C红色19号、D&C红色21号、D&C红色22号、D&C红色27号、D&C红色28号、D&C红色30号、D&C红色31号、D&C红色34号、D&C红色39号、FD&C红色40号、D&C紫罗兰色2号、D&C黄色7号、Ext.D&C黄色7号、D&C黄色8号、D&C黄色11号、D&C褐色1号、Ext.D&C紫罗兰色2号、D&C蓝色6号和D&C黄色10号。
通常地,为了可用作化妆品着色剂,可溶性的染料必须转化成不溶的形式。溶液中的任何可溶性染料均可称为“溶剂化染料”。由水溶性染料的水溶液组成的溶剂化染料可称为“水性染料”。目前具有多种方法在化妆品工业中用于使可溶性染料不溶。用于使水溶性染料不溶的一种常规方法被叫做“色淀(laking)”。“色淀”着色剂是通过将有机染料沉淀到无机基质上而获得的有机着色物质的金属络合物。总体参见美国专利3,873,687。也可通过用共聚物使水溶性染料成盐而使该染料不溶。总体参见美国专利4438,140。
虽然主要使用FD&C色料配制化妆品,但是常规使用的另一类色素是矿物,包括例如铁氧化物,矿物是从土壤中提取出来的物质。也用动物副产品配制化妆品,例如血和胭脂虫红。
发明内容
来自植物产品的色素可与化妆品载体制剂相结合来生产一种将色彩转移到人的皮肤上的化妆用和/或皮肤科用产品。植物产品的提取物或重新制剂,例如植物的浓缩物、薄片或粉末,可与化妆品载体制剂结合来生产一种将色彩转移到人的皮肤上的化妆用和/或皮肤科用产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水果、蔬菜、种子和豆荚可用于提取天然色素或将植物产品重新制剂成浓缩物、薄片或粉末。得到的化妆品可包括口红、唇蜜、唇彩、唇线、腮红、面彩、颊彩、面颊者喱、面颊膏、眼影、眉粉、眼线膏、睫毛油、粉底、透明粉底、古铜色化妆品、面部亮彩、面部高光、扑面粉、洗液和带色彩的保湿液。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从水果、蔬菜、种子、花和豆荚中提取的色素可用作化妆用和皮肤科用产品的着色剂。根据其他实施方案,来自水果、蔬菜、种子、花和豆荚的重新制剂产品,例如但不限于,粉末、薄片或浓缩物,可用作化妆用和皮肤科用产品的着色剂。着色剂适于当将化妆用和/或皮肤科用产品施用于皮肤上时转移至其上。用这种方法,色素或重新制剂成为一种用于提亮或增强面部自然色的“染色”着色剂。所述天然色素可代替化妆用和皮肤科用产品中常规使用的人工的、人造的色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尔维廷布尼有限公司,未经维尔维廷布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77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