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与地面道路相结合的地下通道作为无轨电车通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0174.6 | 申请日: | 2008-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兴华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B6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地面 道路 相结合 地下通道 作为 无轨电车 通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和交通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与地面道路相结合的地下通道作为无轨电车通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轨电车直接利用电力作为动力,没有内燃发动机,不排放废气,噪声小,污染小,自诞生以来,因其诸多优点在各国城市地面交通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占据了重要地位,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无轨电车通过固定架空式接触网和车辆的杆形受流器(俗称辫子,也称集电器,由集电杆和集电头组成)连接供电。
1)必须设置固定架空式接触网,如同蜘蛛网一般,设置难度较大,景观效果不佳,维护量也较大。
2)必须固定车辆行驶路线和车道,运行线路调整和组合的灵活性较差。
2、由于无轨电车与其他车辆混行,无轨电车车速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地面交通要求,同时也加剧了城市地面交通的拥堵。
3、由于红绿灯控制,车辆通行速度更无法与轨道交通相提并论。
由于上述不足,随着城市的大型化、道路车道数的增加、出行速度的提高,近年来在城市地面交通中无轨电车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而柴油大客车反而大行其道,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带来快速、机动、灵活优点的同时,其高噪声、高排放、高污染也给城市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废气、噪声污染,成为困扰各国城市的一大问题,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石油资源,加剧了石油供应的紧张。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提出,若利用地面道路的地下空间,设置成与地面道路相结合的地下通道,作为无轨电车的专用通道,则固定架空式接触网的设置及其与无轨电车杆形受流器的接触、车道等问题将不成问题,通行速度可大大提高,加上无轨电车本身所具有的无废气排放、低噪声、低污染的优势,则无轨电车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仍然可以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腾出地面交通空间,缓解以小车为主的车辆急剧增长带来的地面交通压力。
另外,与轨道交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通行速度和通过能力:具有公交专用道的效果,无轨电车通行速度略低于甚至不低于轨道交通,单个车道通过能力略低,可以采用类似于机场摆渡车的超宽车辆或双层车,提高单车运载能力,城市主干道可设置二来二去四个车道,整体通过能力较高(相当于轨道交通的50%左右)。
2、通道建设造价和建设周期:地下通道可采用基坑明挖法、基坑逆作法、基坑盖挖法或放坡明挖法施工,造价低,速度快,风险小。而地下轨道交通一般采用盾构法或暗挖法,速度慢,成本高,风险大。
3、车辆制造成本和周期:车辆造价远远低于轨道交通车辆,国内无轨电车车辆制造技术十分成熟,制造周期短,可快速满足要求。
4、营运成本:营运期间通道维护量小、费用低,无轨电车营运费用也较低。
5、可扩建性:随着地面道路的拓宽,地下无轨电车通道也可相应拓宽,增加车道。而地下轨道交通则难以拓宽。
6、地下空间的利用:无轨电车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大,其通道完全可以利用地面道路的地下空间设置,一般不需要因转弯半径问题穿越其他周边建筑物的地下空间,且通道和车站设置深度浅,占用地下空间深度浅,人员上下较为方便。而地下轨道交通转弯半径大,转弯时往往需要因转弯半径问题穿越其他周边建筑物的地下空间,且由于隧洞结构需要、爬坡需要,隧洞和车站设置深度深,占用地下空间深度大,人员上下也不太方便。
7、综合效果: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可结合改造地面道路,地面道路的性能和耐久性可达到高架道路的水平。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采用与地面道路相结合的地下通道作为无轨电车通道的方法,解决无轨电车在现代城市交通中的应用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地面道路的浅层地下空间,结合地面道路设置地下通道,地下通道断面为矩形,竖向为单层,横向为单孔或多孔,地下通道作为无轨电车的通道,地下通道的顶板顶部铺设面层,作为地面道路,地下通道顶板底部设置架空式接触网,通过与无轨电车受流器的接触向无轨电车供电。
所述的地下通道净高一般不小于4m,净高优选值≥4.5m、≤5.5m,地下通道的净宽不小于7m,净宽优选值≥9m。
所述地下通道设置行车道和紧急停车带,行车道不少于2个,紧急停车带不少于1个,行车道≥4个时,设置紧急停车带不少于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兴华,未经马兴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01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植物栽培的透气装置
- 下一篇:不遮挡门镜的防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