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隔热多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0447.0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3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钟宝堂;钟松政;陈哲阳;张义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红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隔热 多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透明隔热材料,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低雾度的透明隔热多层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隔热膜商品以银多层膜为主,该隔热膜最大的缺点在于银镀膜在空气中并不安定,且因需制成多层膜与使用昂贵的溅射沉积工艺,产品售价偏高。因此研发出可以低成本的简易低温涂布工艺运作,以制作出较低成本与高安定性的隔热膜商品为目前重要的课题。
为避免使用昂贵的溅射沉积工艺,目前的做法是将能吸收特定波长的无机金属纳米颗粒分散在树脂粘结剂中,以简易的涂布工艺形成具透光性与隔热性能薄膜,但容易由于分散性不足引起可见光散射,导致雾度太高、可见光透光率太低或隔热率不足等问题。
美国专利US6911254揭示一种具红外线(IR)吸收功能的薄板,包含:衬底、反射层、红外线吸收层。反射层为表面镀金属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或多层膜。红外线吸收层为包含有纳米LaB6或ATO或ITO或两者混合的热可塑性树脂。
美国专利US20020090507揭示一种光学复合薄膜,厚度小于6μm,硬度大于2H,包含UV硬化树脂及至少一种可吸收1000~2500nm的金属纳米粒子及至少可吸收700~1100nm的红外线的金属纳米粒子,具红外线阻隔功能的抗刮薄膜用途。
美国专利US20070048519揭示一种阳光控制薄板,包含:高分子薄膜与至少一种吸收红外线的纳米粒子涂布阳光控制薄膜,且两者相邻。红外线吸收纳米材料为ATO,ITO,LaB6单独或比例混合物分散在高分子树脂中。
美国专利US20070135534揭示一种高分子薄膜:包含LaB6与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的加入可以有效的提升LaB6在高分子中的稳定性,可以增加耐候性,可用于显示元件,保护性包覆或是釉料薄膜的用途。
日本专利JP2005047179揭示一种具有热遮蔽效果的聚碳酸酯(PC)树脂,将100nm以下的LaB6涂布在至少一面的PC树脂薄片上,作为热遮蔽效果的PC树脂薄片用途。
上述专利已揭示将ATO与LaB6单独或混合分散在树脂粘结剂中以制成隔热膜,但本案发明人发现:使用ATO的单层隔热膜雾度太高,IR阻隔性能也不足,而使用LaB6的单层隔热膜也有IR阻隔性能不足的问题。再者,若是将ATO与LaB6混合在同一层中来提高隔热性能,却又造成雾度上升。
有鉴于此,业界急需一种新颖的隔热膜技术,其使用一般的涂布工艺,并且在提升隔热性能的同时又能降低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雾度与高隔热性能的多层膜结构,可使用一般隔热涂料提高其隔热性能,并可使雾度<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透明隔热多层结构,包括:一透明衬底层;一第一透明阻热层,包含硼化镧(LaB6)纳米颗粒分散在其中;以及,一第二透明阻热层,包含氧化锑锡(ATO)、氧化铟锡(ITO)、或金属掺杂氧化钨纳米颗粒分散在其中。
其中,第一透明阻热层与第二透明阻热层可设置在透明衬底层的同一侧或分别设置在透明衬底层的相反侧。此外,也可还包括额外的透明衬底层设置在第一或第二透明阻热层其中之一。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5显示本发明透明隔热多层结构的各种实施例;
图6为实施例1与比较例1~3的UV-VIS-IR穿透光谱。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透明衬底层
11~第一透明阻热层
12/12a/12b~第二透明阻热层
20~透明衬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0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线形装饰灯
- 下一篇:一种机油泵分体式限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