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方向场的视网膜图像血管的增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0950.6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0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田捷;陈健;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5/10;A61B3/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方向 视网膜 图像 血管 增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方向场的视网膜图 像血管的增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在眼科的应用中,眼底照相技术使用得 越来越广泛。这不仅因为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应用,还因为眼底图像能 及时的反映出很多疾病的病变。视网膜是人体内唯一可以活体直接获 得血管图像信息的器官,这些血管信息对于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视网膜血管网络的分割对于提取这些血管信息非 常重要,其结果可用于定位标志点以便于图像配准;可用于估计动脉 血流量与静脉血流量的差值来进一步估计视网膜的血漏,然后判断是 否有糖尿病及其严重程度;还可用于检测血管的几何改变以判断是否 具有高血压或者心血管疾病等。
视网膜血管分割非常重要,但其自动实现却是相当困难的。导致 其困难的原因主要是血管的低对比度。由于血管的宽度变化很大,其 宽度往往从一个像素到十几个像素不等,对于宽度为一两个像素的微 细血管,其对比度通常都很低,甚至肉眼都无法分辨。某些被病变影 响的血管的对比度通常也非常低。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场和Gabor滤波器的视网膜血管增强算 法,旨在增强视网膜图像的血管网络,以便于视网膜血管的分割。本 算法结合方向场和Gabor滤波器来进行微细血管的增强,同时滤除了 增强过程带来的部分噪声,使得血管网络很清晰明了地显示在增强后 的视网膜图像中。实验结果显示,本算法在增强微细的低对比度血管 上展示出了优越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难以自动地准确地分割出视网膜血管网络,其原因在于 视网膜图像中的某些血管的对比度太低,导致自动分割算法在这些血 管区域失效。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方向场的视网膜图 像血管的增强方法,使得所有血管的对比度都达到一定的阈值,以便 于自动分割算法对其进行识别。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方向场的视网膜图像血 管的增强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计算视网膜图像的方向场θ;
步骤2:根据方向场θ对视网膜图像中的血管进行增强,得到视网 膜血管的增强图像;
步骤3:用Gabor滤波器滤除增强图像中的噪声;
其中,所述步骤1包括:计算与图像中像素方向垂直的梯度方向 上梯度向量的平方,构造平方梯度向量,对该平方梯度向量在一个邻 域内取平均值得到均值向量,然后根据该均值向量得到平均梯度方向 Φ,进而得到视网膜图像的方向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0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