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nGaAs/InP HBT中亚微米发射极的湿法腐蚀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4227.5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2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金智;刘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28 | 分类号: | H01L21/28;H01L21/306;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ngaas inp hbt 中亚 微米 发射极 湿法 腐蚀 方法 | ||
1、一种InGaAs/InP异质结双极性晶体管HBT中亚微米发射极的湿法腐蚀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选择合适的发射极InGaAs盖帽层厚度的HBT外延片;
B、在该外延片上旋涂光刻胶;
C、光刻、显影,制作发射极的图形;
D、蒸发发射极金属;
E、在有机溶液中剥离金属;
F、用磷酸基的腐蚀液腐蚀InGaAs盖帽层;
G、用盐酸基的腐蚀液腐蚀发射极InP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As/InP HBT中亚微米发射极的湿法腐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发射极盖帽层的厚度在30至120n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As/InP HBT中亚微米发射极的湿法腐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光刻胶是正胶、负胶或反转胶,该光刻胶的厚度大于要蒸发的发射极金属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As/InP HBT中亚微米发射极的湿法腐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光刻采用光学曝光机、投影式曝光机或电子束曝光机,以形成发射极图形;光刻时采用的光刻胶要形成倒梯形剖面结构,以利于发射极金属的剥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As/InP HBT中亚微米发射极的湿法腐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蒸发发射极金属,是依次蒸发Ti/Pt/Au,形成欧姆接触,金属蒸发的总厚度为200至10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As/InP HBT中亚微米发射极的湿法腐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剥离采取在有机溶剂中浸泡的方法,该有机溶剂包含溶解光刻胶的丙酮、S1165去胶液或二甲基吡硌烷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As/InP HBT中亚微米发射极的湿法腐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所述磷酸基的腐蚀液采用磷酸、双氧水和水的混合溶液,H3PO4∶H2O2∶H2O的体积比为1~3∶1~2∶25~50,腐蚀时进行缓慢搅拌,搅拌速度在100~300rmp/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As/InP HBT中亚微米发射极的湿法腐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所述盐酸基的腐蚀液采用H3PO4与HCl或HCl与H2O的混合溶液,H3PO4与HCl的混合溶液中H3PO4∶HCl的体积比为0~5∶1,HCl与H2O的混合溶液中HCl∶H2O的体积比为1∶0~4;腐蚀时进行缓慢搅拌,搅拌速度在100~300rmp/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42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