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裂化降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5651.1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刚;吴俊升;杜伟;祖凤华;李磊;王红秋;张新;朴佳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11/04 | 分类号: | C10G11/04;B01J23/22;B01J21/00;B01J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裂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催化裂化降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硅为主,主要 活性组分为钒,掺入铝和/或钛,以V2O5计钒的掺入量为0.5~20重量%,以 Al2O3计铝的掺入量为0.1~30重量%,以TiO2计钛的掺入量为0.1~30重量 %,余量为氧化硅,各成分总重量为100%;
首先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到硝酸水溶液中,溶解温度为25~95℃范围内; 待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后,将钒源加入到制备溶胶的硝酸水溶液中,将硅源 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硝酸水溶液混合水解得到溶胶;无机铝源掺杂方式为铝 源预先添加到制备溶胶的硝酸水溶液中;有机铝源掺杂方式为铝源预先添加 到硅源中,并与硅源充分混合;无机钛源掺杂方式为钛源预先添加到制备溶 胶的硝酸水溶液中;有机钛源掺杂方式为钛源预先添加到硅源中,并与硅源 充分混合;然后在30~80℃下使溶胶固化为湿凝胶;得到的湿凝胶在30~200 ℃下继续老化1~10天;老化完成的湿凝胶在50~120℃下干燥1~7天;干 燥完成的干凝胶在300~800℃下焙烧1~20小时得到介孔降硫材料;
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与材料最终干基中氧化硅含量的质量比为0.2~3;
表面活性剂与硝酸水溶液按重量比为4∶10~50;
硝酸水溶液浓度为1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降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嵌段共聚物聚乙烯醚-聚丙烯醚-聚 乙烯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降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使用的硅源是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硅溶胶或氧化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降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用的无机铝源为硝酸铝、硫酸铝、氯化铝,有机铝源为异丙醇铝或正 丁醇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降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钒源为草酸钒、环烷酸钒、硝酸钒、硫酸钒、氯化钒、氯氧化钒、偏钒 酸铵、邻钒酸铵、焦钒酸铵、钒酸、五氧化二钒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降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无机钛源为四氯化钛、三氯化钛、硫酸氧钛,有机钛源为钛酸丁酯或异 丙醇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降硫材料制备方法制备的催化 裂化降硫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硅为主,主要活性组分为钒,掺入铝和/ 或钛,以V2O5计钒的掺入量为0.5~20重量%,以Al2O3计铝的掺入量为0.1~ 30重量%,以TiO2计钛的掺入量为0.1~30重量%,余量为氧化硅,各成分 总重量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56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