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主铁沟渣线用Al2O3-SiC-C浇注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0798.X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冯运生;李平;王林俊;高长贺;王安杰;王艳玲;陈超群;任颖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主铁沟渣线用 al sub sic 浇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炼铁高炉主出铁沟渣线以上部位使用的一种浇注料,属于耐火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炉向大型化、自动化、高效、高寿命方向发展,并采用高风温、高压炉顶、富氧、喷煤等新技术强化冶炼,因此,铁沟的工作条件日益苛刻,同时通铁量增加,通铁时间增长对出铁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一般大中型高炉采用贮铁式主铁沟,利于渣铁分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沟底浇注料的使用寿命,主沟内存在明显的铁线及渣线。工业上大、中型铁沟一般采用现场浇注刚玉-碳化硅-碳耐火材料构建工作层,通常情况下对铁线、渣线等不同的使用部位采用同一种材料,但是各部位侵蚀破坏机理不同,主铁沟铁线以下部位耐火材料损毁的主要因素是铁水冲刷、侵蚀,而铁线以上的渣线区域耐火材料损毁因素主要是渣液侵蚀、氧化、冲刷等等,由于渣液中含有大量的S、Si、P、Ca、Mg等元素,对浇注料化学侵蚀破坏极大,使渣线区域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明显低于其它部位材料的使用寿命,造成主沟各部位的使用寿命不同步,影响主沟整体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抗侵蚀性强、耐冲刷、抗氧化性好的渣线专用Al2O3-SiC-C浇注料,延长主沟渣线耐火材料的使用时间,延长主沟的使用寿命,满足炼铁工艺的要求。
本发明的Al2O3-SiC-C浇注料包括骨料、基质、结合剂、抗氧化剂和外加剂,采用大结晶碳化硅与刚玉颗粒复合作为骨料,以刚玉细粉、a-Al2O3粉、碳化硅粉、硅微粉、球状沥青、鳞片石墨作为基质,以纯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加入抗氧化剂,并添加减水剂、防爆剂等外加剂。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后,加水搅拌,浇注成型,养护,干燥即可制得,可快速烘烤。
本发明中,如无特殊说明,重量百分含量均以除外加剂以外的其它各组分的总重量为基准。本发明的浇注料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骨料60~75%,其中刚玉颗粒18~50%、碳化硅颗粒25~50%;基质20~30%,其中碳化硅粉10~15%,球状沥青和鳞片石墨合计为1~5%,刚玉细粉、a-Al2O3粉和硅微粉合计为10~15%;结合剂1~5%;抗氧化剂1~5%;以上各组分重量之和为100%;外加剂的加入量为0.1~0.5%。
本发明的浇注料采用大结晶碳化硅为主骨料,碳化硅的临界尺寸达到了8mm。碳化硅骨料中SiC≥98wt%,体密≥3.15g/cm3。以前受冶炼工艺限制,大颗粒碳化硅内部结构疏松,主要为假性颗粒,碳化硅的气孔率、体积密度都远远低于理论值,所以大颗粒碳化硅无法应用到耐火材料体系中,其颗粒临界尺寸一般仅为3mm。随着冶炼工艺的进步,尤其是大功率长时间的冶炼和保温培育的特殊工艺,生产出的碳化硅结晶发育完全、晶体宽大、结构致密、化学纯度高。添加的大结晶致密的碳化硅大颗粒在提高材料的抗侵蚀性能的同时,还保证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不降低材料的抗冲刷性能。
本发明中使用的大结晶碳化硅颗粒采用六级配比,8~5mm∶5~3mm∶3~1mm∶1~0mm∶325目∶≤5μ超细粉=1.4~1.6∶1.1~1.3∶1∶1∶1∶1.2~1.4,各级别颗粒的重量百分含量均为5-15%。渣线附近区域,在出铁过程中,渣液面升高,温度达到1500℃,出铁结束后,液面下降,温度又降至800℃,所以渣线区域温度波动比较大,要求材料在具有抗侵蚀性、耐冲刷等特性外,要有良好的热震稳定性。在本发明中,碳化硅以各种粒度形式加入,保证碳化硅均匀分散到材料中,由于碳化硅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所以碳化硅制品具有良好的热震稳定性,随碳化硅量的增加,材料的热震稳定性越好,抗侵蚀性能大大提高。
刚玉优选电熔棕刚玉、电熔亚白刚玉或电熔致密刚玉中的一种或多种。电熔致密刚玉中Al2O3≥99.5wt%,电熔亚白刚玉中Al2O3≥97.5wt%,电熔棕刚玉≥95wt%。刚玉颗粒的粒度构成为8~5mm、5~3mm、3~1mm、1~0mm、325目,其各级别颗粒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5~20%、5~15%、5~10%、3~1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07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