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钩端螺旋体属特异性抗体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2722.0 | 申请日: | 200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庄笛浩禾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4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100043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钩端螺旋体属 特异性 抗体 胶体 快速 检测 试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钩端螺旋体属特异性抗体检 测试纸条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急性 传染病。鼠类、猪及其它家畜为主要传染源。钩体随带菌动物尿排出, 污染水源,人在接触疫水时,通过皮肤、粘膜而感染。发病多在夏秋 割稻季节或在大雨洪水之后。人感染钩体病后,潜伏期多在1~3周。 首先形成败血症,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包括普通型、肺出血型、黄疸 出血型、脑膜脑炎型。约在发病1周左右,发病,进入免疫反应期, 表现诸多神经症状。其诊断除依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外,实验室检 测是必不可少的,其涉及到的特异性检测有:
1.病原体分离
钩体不易着色,一般显微镜很难观察到,必须采用黑底映光法直 接查找钩体。在发病10天内可从血液及脑脊液中分离出钩体。第二 周尿中可检出钩体。钩体从体液或组织中分离需要特殊的实验室技术 和培养基。
最近用超速离心集菌后直接镜检法、荧光抗体染色法、原血片镀 银染色法及甲苯蓝染色等方法直接检查病原体,可达到快速诊断目 的,阳性率在50%左右,有助于早期诊断。
动物接种是一种分离病原体的可靠方法,将患者的血液或其他体 液接种于动物(幼年豚鼠和金黄地鼠)腹腔内,晚期病例可用尿液接 种于动物腹部皮下。接种3~5天,用暗视野检查腹腔液,亦可在接 种3~6天时取心血检查。动物接种的阳性率较高,但所需时间较长, 所需费用大。
2.血清学试验
(1)凝集溶价试验(凝溶试验):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需 不同型别活菌操作,凝集素一般在病后7~8天出现,逐渐升高,以 超过1∶400效价为阳性,可持续数月到数年。间隔两周双份血清, 效价增高4倍以上为阳性。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凝溶试验阳性出现时间更早 和更灵敏。发现显微镜凝集试验与ELISA的总符合率达86.2%。近年 来国外已普遍采用钩体IgM抗体技术,有高度特异性。
(3)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将从钩体菌体中提取的一种抗原成分, 将其吸附于人“O”型红细胞表面致敏,遇到同种抗体,即发生红细胞 凝集现象,本试验具钩体感染的属特异性而无群或型的特异性,较凝 溶试验阳性出现早,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备,适合基层推广应用。
(4)间接红细胞溶解试验:用钩体抗原物质将新鲜绵羊红细胞致 敏,在补体存在的条件下与含有抗体的血清混合时发生溶血,较间接 红细胞凝集试验的灵敏性为高。
(5)间接荧光抗体法:此法是将标准钩体菌株作成涂片,然后将 检测病人的血清滴在已知菌株的玻片上,经洗涤,如病人血清中具有 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再用抗人球蛋白荧光抗体与此复合物结合,发 生荧光,即为阳性,此法无型特异法。本法检出抗体时间及阴转时间 均较显凝试验抗体为早,具有一定的早期诊断意义。
上述各项检测,均是用已知钩体抗原检测血中出现的相应抗体, 不能做到早期诊断。近年来开展了乳胶凝集抑制试验,反向间接血凝 试验与间接荧光抗体染色试验等可以测出血中早期存在的钩体,已取 得了早期诊断的初步成果。
3.其它诊断
(1)钩端螺旋体DNA探针技术:早已应用于临床,schoone等1984 年证实,用黄疸出血群哥本哈根型Wijnberg株DNA制备探针,可在 硝酸纤维素滤膜上检出2pg的同源DNA。且致病性钩体不同血清群 Patoc I株呈交义杂交现象。作者认为DNA探针杂交技术是一种敏感 性高的早期诊断方法。
(2)DNA基因扩增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的DNA扩增技术 目前已引入钩体病的诊断领域。因PCR只要有引物便可进行试验, 且方法简便,并适用于大数量标本的流行病学调查。VanEys等1989 年用PCR扩增技术对哈焦型钩体感染的牛尿作了检测研究,提出 PCR DNA扩增技术完全可作钩体病诊断的一个新型方法。
4.钩端螺旋体膜蛋白的研究:已有研究证明,ompL1和Lip32是 钩端螺旋体的主要膜蛋白,特别是Lip32是已知膜蛋白中含量最高的。 ELISA研究证实,ompL1和Lip32在感染动物的体内有大量的表达, 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庄笛浩禾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庄笛浩禾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2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常见滩涂贝类高产抗逆品种选育方法
- 下一篇:用于儿童推车的踏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