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总线装置及其数据传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3977.9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5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6 | 分类号: | G06F13/36;G06F1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36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总线 装置 及其 数据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总线技术,尤其是一种总线装置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之间(Inter-Integrated Circuit,以下简称:I2C)总线是一种由PHILIPS公司开发的两线式串行总线,用于连接中央处理器(Center ProcessUnit,以下简称:CPU)及其外围设备。
I2C总线是由数据线(Serial Date Line,以下简称:SDA)和时钟线(SerialClock Line,以下简称:SCL)构成的串行总线,可发送和接收数据。在CPU与被控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以下简称:IC)(又称:芯片)之间、IC与IC之间进行双向传送,最高传送速率100kbps。各种被控制电路均并联在这条总线上。但就像电话机一样只有拨通各自的号码才能工作,所以每个电路和模块都有唯一的地址。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I2C总线上并接的每一模块电路既是主控器(或被控器),又是发送器(或接收器),这取决于它所要完成的功能。CPU发出的控制信号分为地址码和控制量两部分。其中,地址码用来选址,即:接通需要控制的电路,确定控制的种类;控制量决定该调整的类别(如对比度、亮度等)及需要调整的量。这样,各控制电路虽然挂在同一条总线上,却彼此独立,互不相关。
I2C规程运用主/从双向通讯。器件发送数据到总线上,则该器件被定义为发送器;器件接收数据则被定义为接收器。主器件和从器件都可以工作于接收和发送状态。总线必须由主器件(通常为CPU)控制。
I2C总线操作时,CPU产生时钟SCL,并在SDA上输出对外围设备的控制字节。控制字节的高四位为器件类型识别符,接着三位为地址,最后一位为读写位。当读写位为1时为读操作,为0时为写操作。不同的外围设备有不同的器件类型识别符,例如:EEPROM一般应为1010。如果I2C总线上存在多个相同类型的设备,它们的地址必须设置为不同,才能被CPU正确访问。由于I2C总线上CPU发出的地址为3位,而且每位地址只能是0或者1,所以一条I2C总线上能够连接的相同类型的设备最多为8个(2的3次方=8)。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个采用I2C总线连接的通信系统示意图。I2C设备的地址为3位,连接到电源或地上,分别代表设置为1或0。图1中,第一I2C设备的地址为001(A2A1A0),第二I2C设备的地址为010(A2A1A0)。
如果CPU需要在I2C总线上连接多于8个相同类型的设备,则需要扩展I2C总线。目前常用的I2C总线扩展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种方法是使用更多的I2C总线。如果使用两条I2C总线,每条I2C总线上连接8个相同类型的设备即芯片,这样通过两条I2C总线就可以连接16个相同类型的设备。该方法的缺点在于CPU可访问的相同类型设备的数量受限于CPU的I2C总线个数。由于现有CPU的I2C总线接口数量有限,通常只能连接一到两条I2C总线,因此,CPU最多可以连接16个相同类型的设备,无法连接更多数量的相同类型设备。若要增加CPU的I2C总线接口,则需要较高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3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