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半合成制备博宁霉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5363.4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7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许鸿章;陈汝贤;鲁敏;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9/00 | 分类号: | C07K9/00;C12P19/58;C12R1/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庆敏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合成 制备 霉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博宁霉素的制备方法,属于抗生素的化学半合成 领域。
背景技术
博菜霉素族抗生素的分子结构:
博莱霉素A2 R=-NH(CH2)S(CH3)
博莱霉素B2
平阳霉素 -NH-(CH2)3-NH-(CH2)4-NH2
博安霉素 -NH-(CH2)3-NH-(CH2)4-NH-(CH2)3-NH2
博宁霉素 -NH-(CH2)3-NH-(CH2)4-NH-(CH2)3-NHCOCH3
其中,博宁霉素(Boningmycin)(专利号为98101253.1,发明名 称为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和其微生物发酵生产法)。博宁霉素不但具有 抗肿瘤作用,而且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和乳头瘤病毒所致的疾病如 尖锐湿疣、扁平疣等有良好的作用,毒性低,外用无刺激性,具有良 好的应用前景。但其通过发酵培养所产生的活性产物中博宁霉素仅占 约5%以下,甚至只有痕迹量。
因此,为了适应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降低成本,本发明的技术 人员通过继续研究,发现了一种高产率的博宁霉素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博宁霉素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化学 半合成的方法将博安霉素乙酰化处理,使产生的博宁霉素收率达到 65~80%。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博宁霉素(Z-893)的制备 方法是采用博安霉素与酸酐进行乙酰化反应生成。
其中,博安霉素乙酰化处理为:将博安霉素溶于甲醇中,然后向 所获得的溶液中每毫升加入13~17μl的吡啶及10~13μl的醋酸酐, 室温下反应0.5~2h,反应液中加入丙酮,反应液与丙酮的体积比是 1∶3~6,过滤沉淀。
所述的博安霉素为含铜的博安霉素。该含铜的博安霉素可以是去 铜的博安霉素先转变为含铜的博安霉素再进行乙酰化,也可以直接用 博安霉素含铜品。
博安霉素加铜处理可采用:先将博安霉素溶于水中,加入Cu2+使充分螯合铜,经大孔吸附树脂柱脱去过量铜,浓缩洗脱液冷冻干燥, 得到含铜干燥品。
博安霉素乙酰化反应后得到博宁霉素(Z-893),还需进一步处理: 先将过滤物溶于水中,经凝胶柱层析,并用0.1~0.8N NH4Cl水溶液 进行梯度洗脱,按洗脱峰值为0.3~0.4mol/L收取,然后再经大孔吸 附树脂柱吸附,并用含5%NaCl和5%EDTA二钠盐的水溶液洗脱, 去除产物鳌合的铜;再用5%NaCl水溶液洗脱,去除EDTA,水洗除 盐后,用5~30%的丙酮(含0.01N HCl)溶液洗脱;收集活性流分, 经浓缩、冷冻干燥而得博宁霉素冻干品。收率达65~80%。
经HPLC检测,产物峰保留时间与博宁霉素相同,FAB-MS测定, 分子离子峰为1601.6与博宁霉素相同,表明该产物即为博宁霉素。
本发明所用的博安霉素可采用发酵方法制成,也可采用现有的其 他方法获得。
其中优选的是,博安霉素由如下方法制备:先将轮枝链霉菌平阳 变种菌种(Streptomyces verticillus Var.Pingyangensis n.var)进行发酵 培养得培养液,然后对培养液进行提取而成。
菌种优选为轮枝链霉菌平阳变种Q835(Streptomyces verticillus var Pingyangesis n.sp Q8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5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调整无线网络中的媒体访问控制参数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