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可靠片上网络路由器系统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7249.5 | 申请日: | 200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5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李华伟;李晓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2 | 分类号: | H04L1/22;H04L12/56;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10008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 网络 路由器 系统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高可靠片上网络路由器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 步骤:
步骤A,设计基于虫洞路由交换方式和轮换路由选择方式的路由器的软 核;所述路由器,包括I/O端口和一个交换控制单元,所述I/O端口中的每个 端口的输入端口包含一个缓存单元,用于缓存输入数据;
步骤B,对指定宽度的数据设计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编码电路和选择 串扰避免编码SCAC译码电路、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纠错电路,并将所述选 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纠错电路加入所述路由器,以及将所述选择串扰避免编 码SCAC编码电路和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译码电路与所述路由器连接,形成 路由器系统的框架;
步骤C,对所述路由器系统的框架设计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TMR容错 方案,实现高可靠片上网络路由器系统;
所述步骤C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C1、将负载译码成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编码,头包译码成海明编 码,形成改进的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编码电路和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 译码电路,将所述改进的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编码电路和选择串扰避免编 码SCAC译码电路设置在与所述路由器的本地端口相对应的网络接口上;
步骤C2、修改所述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纠错电路,在所述选择串扰避 免编码SCAC纠错电路中添加一控制信号h,形成改进的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 纠错电路,使得当系统传输头包时,所述改进的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纠错 电路不工作,并在所述I/O端口的每个端口的输出端口添加所述改进的选择串 扰避免编码SCAC纠错电路;
步骤C3、将与所述缓存单元中的握手状态机和交换控制单元中的仲裁状 态机相关的寄存器进行三模冗余,并且在交换控制单元中添加海明纠错电路用 于头包纠错;
步骤C4、实例化所述路由器的软核,得到高可靠片上网络路由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片上网络路由器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步骤:
步骤D、验证所述高可靠片上网络路由器系统的功能,并评估系统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片上网络路由器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
所述I/O端口,包括本地端口、东端口,南端口,西端口和北端口;所述 I/O端口中的每个端口的输入端口包含一个缓存单元,负责缓存输入数据;
所述本地端口,用于本地核和所述路由器之间通信;所述东端口,南端口, 西端口和北端口,用于所述路由器和相邻路由器之间通信;
所述交换控制单元,用于负责根据所述I/O端口的请求为所述I/O端口分 配通信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可靠片上网络路由器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交换控制单元按照轮换路由选择方式为所述I/O端口分配通信通 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片上网络路由器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B1、对指定宽度的数据,利用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码字选择算法, 得到最优码字集合和一致性校验矩阵;
步骤B2、从所述最优码字集合中选择码字与原始数据形成编译码本,利 用逻辑优化工具SIS将编译码本转化成相应的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编码电 路和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译码电路;
步骤B3、根据所述一致性校验矩阵生成选择串扰避免编码SCAC纠错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可靠片上网络路由器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B1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B11、对于M位的输入信息,根据串扰避免编码CAC的规则,生成N 位串扰避免编码CAC码字集合;
步骤B12、根据要求,推导群码的校验矩阵的属性,得出满足所述属性的 所有校验矩阵;
步骤B13、对所述满足所述属性的所有校验矩阵进行优化,获得一致性校 验矩阵,产生最优码字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72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外设互联接口
- 下一篇:一种无线基站防阻塞干扰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