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炒锅液态模锻锻模及铝合金炒锅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4973.0 | 申请日: | 200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冯福贵;吴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福贵;吴腊生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2D18/02;B21K2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建平 |
地址: | 3175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炒锅 液态 锻模 制作 工艺 | ||
1.一种铝合金旋风炒锅液态模锻锻模,是由:料缸座(1)、顶料冲头(2)、料缸(3)、下模(4)、上模(5)、可移动挂板(6)、挂板销(7)、左挡板(8)、弹簧(9)、推料板(10)、上顶缸(11)、顶料杆(12)、导向杆(13)、右挡板(14)、上模座(15)、下模座(16)、导柱(17)、铝合金旋风炒锅制件(18)、余料头(19)、双层排气间隙板(20)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料缸座(1)中安装有料缸(3),料缸(3)中安装有顶料冲头(2),料缸座(1)上部安装有下模(4)和下模座(16),下模(4)安装于下模座(16)中,下模(4)上方安装有上模(5),下模座(16)上部安装有双层排气间隙板(20),双层排气间隙板(20)上部安装有上模座(15),上模(5)安装于上模座(15)中,上模座(15)上安装有弹簧(9)、导向杆(13)、左挡板(8)、右挡板(14),弹簧(9)、导向杆(13)上安装有推料板(10),推料板(10)上安装有上顶缸(11),推料板(10)扣装于右挡板(14)和左挡板(8)中,顶料杆(12)联接于上模(5)和推料板(10),导柱(17)贯穿于料缸座(1)、下模座(16)、双层排气间隙板(20)、上模座(15)、右挡板(14)和左挡板(8),铝合金旋风炒锅制件(18)位于下模(4)、上模(5)之间,余料头(19)位于顶料冲头(2)腔体中和合金旋风炒锅制件(18)相联,锻模的两侧设置有可移动挂板(6)、挂板销(7),可移动挂板(6)能上下活动联接上模座(15)和下模座(16),双层结构的层面接触间隙排气系统设置于上模座(15)和下模座(16)之间,顶料冲头(2)的头部为燕尾形结构,可移动挂板(6)为活动式结构,浇口设置于锻模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旋风炒锅液态模锻锻模,其特征在于:设置了双层结构的层面接触间隙排气系统,在上模座(15)和下模座(16)之间设置有双层排气间隙板(20),双层排气间隙板(20)与上模座(15)、下模座(16)之间形成双层排气间隙(21),接触间隙排气系统双层排气间隙(21)接触面的粗糙度为Ra6.3~1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旋风炒锅液态模锻锻模,其特征在于:顶料冲头(2)的头部形状为燕尾形结构,顶料冲头(2)直径为120毫米,燕尾宽70毫米,高25毫米,燕尾角度为55°,粗糙度为Ra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旋风炒锅液态模锻锻模,其特征在于:在浇铝时可移动挂板(6)将上模座(15)与下模座(16)联结在一起,起模时可移动挂板(6)将下模座(16)与料缸座(1)联结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旋风炒锅液态模锻锻模,其特征在于:锻模浇口位于锻模下部,料缸(3)、浇口与铝合金旋风炒锅制件型腔直接相连,浇口直径为4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福贵;吴腊生,未经冯福贵;吴腊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49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性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用于控制结晶器中的钢水流动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