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大尺寸集成电路的准确寄生电容取得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6246.8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9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苏哿颖;何嘉铭;张广兴;陈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吴贵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 尺寸 集成电路 准确 寄生 电容 取得 | ||
1.一种电子地产生一技术档案以取得集成电路布局中寄生电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实质相似尺寸且不同接触/介层结构的多个接触/介层电容测试结构;
量测在所述多个接触/介层电容测试结构上的接触/介层寄生电容值;
创造一有效接触/介层宽度表,其中创造所述有效接触/介层宽度表的步骤包含:
准备一制程特性档案,所述制程特性档案包含一多边形接触/介层结构的面积的一试验值,而所述多边形接触/介层结构对应至所述多个接触/介层电容测试结构的其中之一;
利用一场解算器及所述制程特性档案,根据所述多边形接触/介层结构的面积的试验值计算所述多边形接触/介层的接触/介层寄生电容值;及
比较所述多边形接触/介层的计算的接触/介层寄生电容值及对应的所述接触/介层寄生电容测试结构的量测的接触/介层寄生电容值,当所述多边形接触/介层的计算的接触/介层寄生电容值及对应的所述接触/介层寄生电容测试结构的量测的接触/介层寄生电容值匹配时,则决定所述接触/介层宽度表中的一有效接触/介层宽度;以及产生对应所述有效接触/介层宽度表的一电容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介层电容测试结构具有实质相似尺寸及不同接触结构的金氧半导体(MOS)晶体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介层结构包含具有圆柱状且尺寸变化的接触/介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结构具有接触-至-接触与接触-至-栅极电极距离,其分别是最小设计规则距离的倍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效接触/介层宽度表的每一要素对应于具有方形接触/介层的一接触/介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场解算器具有一3D准确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对应所述有效接触/介层宽度表的电容表的步骤包含:
输入所述有效接触/介层宽度表至所述场解算器;以及
输入所述制程特性档案于所述场解算器,指明制程与技术参数。
8.一种取得集成电路布局中一或多个接触/介层的一寄生电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一技术档案读进一取得系统;以及
将一电路布局读进所述取得系统;
其中所述技术档案包含如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而获得的一电容表;
其中所述电容表中的接触/介层电容值由如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而获得的一有效接触/介层宽度表导出;以及
其中校准所述有效接触/介层宽度表的各要素,以具有一寄生电容值系匹配集成电路中一实际接触/介层结构的寄生电容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效接触/介层宽度表的各要素对应具有多边形接触/介层的一接触/介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62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数字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模拟引擎
- 下一篇:制备聚噻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