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三轮车辆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8445.2 | 申请日: | 200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堀井义之;佐保田克三;小林直树;青木宏二;生井邦明;曾根崇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39/00 | 分类号: | B62J39/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三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辆,特别是涉及这样的一种电动三轮车辆,该电动三轮车辆通过改良驱动系的电气装置部件的配置,从而可减少送电时的电力损失,同时,可获得良好的车身布局。
背景技术
以前,已知以电动机为驱动源的各种电动车辆。这样的电动车辆需要驱动电动机、蓄电池、对电动机进行驱动的电动机控制单元等在发动机车辆中所没有的驱动系的各种电气装置部件。另外,燃料电池车辆还具有由作为燃料气体的氢和包含于反应气体(空气)中的氧的化学反应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由来自该燃料电池的供给电力驱动电动机;该燃料电池车辆需要装载反应气体的增压器、燃料电池的冷却水用泵的电动机控制驱动器、对来自燃料电池的供给电力进行升降压的变压器等。特别是在剩余空间少的鞍座型电动车辆中,这些电气装置部件的配置方法对车身布局的影响并不小。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鞍座型的燃料电池二轮车,该鞍座型的燃料电池二轮车使大致长方体的燃料电池的长度方向朝着车身前后配置在车身下部,将大致圆筒状的储氢瓶配置到该燃料电池的上方,在落座用车座的后方和后轮的上方集中地设置各种电气装置部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988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各种电气装置部件配置到与燃料电池、驱动电动机等离开的位置,所以,连接它们的配线容易变长。另外,如电动车辆的车身采用轻便摩托车式的三轮车的构成,在转向手把与车座间具有低底盘式搁脚部,而且后轮为2个,则需要与专利文献1那样的二轮车不同的配置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辆,该电动三轮车辆通过改良驱动系的电气装置部件的配置,从而可减少送电时的电力损失,同时,可获得良好的车身布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辆具有将驱动力提供给驱动轮的电动机、控制该电动机的电动机控制单元、储存电力的蓄电池、对作为驱动轮的左右一对后轮进行轴支的后车身、可自由摆动地连接上述后车身与上述前车身以使前车身可在上述后轮接地的状态下朝左右倾斜的连接机构;其第一特征在于:上述蓄电池配置于上述后轮的上方,上述电动机控制单元至少包含电动机驱动器和CPU,上述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单元在上述后车身上设于左右的后轮间,上述前车身上设有由燃料气体与反应气体的化学反应发电的燃料电池,上述蓄电池储存由上述燃料电池发电产生的电力。
另外,第二特征在于:在上述后轮的上方配置有收纳上述蓄电池的载物架。
另外,第三特征在于:具有将来自上述燃料电池的供给电力升降压的变压器,该变压器在上述后车身设于左右的后轮间。
另外,第四特征在于:具有促动器和控制上述促动器的控制驱动器,该促动器至少包含上述反应气体的增压器和压送燃料电池的冷却水的电动泵,上述控制驱动器在上述后车身上安装于左右的后轮间。
另外,第五特征在于:邻接地集中配置上述电动机控制单元、上述变压器及上述控制驱动器。
另外,第六特征在于:在上述后车身设置保护构件,该保护构件围住安装于左右后轮间的电气装置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外方。
按照第一特征,蓄电池配置于后轮的上方,电动机控制单元至少包含电动机驱动器和CPU,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单元在后车身设于左右的后轮间,所以,驱动系的电气装置部件和蓄电池集中地配置到后轮附近,可缩短连接各电气装置部件的配线,减少从蓄电池送电时的电力损失。另外,由于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单元配置于左右后轮间,所以,可获得车身左右的重量平衡良好的车身布局。另外,由于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单元设于在旋转行走时也不倾斜的后车身,所以,可防止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单元朝左右方向摆动。
按照第二特征,具有由燃料气体与反应气体的化学反应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设于前车身,蓄电池储存由燃料电池发电产生的电力,所以,驱动系的电气装置部件和蓄电池集中地配置于后轮的附近,燃料电池配置到车身前部分,所以,可获得车辆前后的重量平衡良好的燃料电动三轮车辆。
按照第三特征,具有对来自燃料电池的供给电力升降压的变压器,该变压器在后车身上设于左右的后轮间,所以,驱动系的电气装置部件更集中地配置,连接各电气装置部件的配线可较短,从而可减少送电时的电力损失。另外,通过将重量容易变大的变压器配置到左右后轮间,从而可获得车身左右的重量平衡良好的车身布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8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气化炉
- 下一篇:填充用钢筋砼活动管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