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卸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8659.X | 申请日: | 200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2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董华周;李华田;余永欣;金留东;李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6 | 分类号: | B60P1/26;B60P1/16;B60P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518067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货运及经改装便于装货、集货或卸货的车辆,特别涉及一种侧卸车。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侧卸车用于装卸货物的结构部分主要包括有下架1’、设置于下架1’上且可以向两侧翻转的车厢3’、设置于下架1’与车厢3’之间并用于举升车厢3’的车厢动力元件2’。其中,车厢3’的侧面设有侧厢门5’,而侧厢门5’一般都是其顶端通过合页4’与车厢3’的侧面的顶端相连接,而侧厢门5’的底端则为自由端并在其外侧设置有手动开门机构6’。当车厢3’通过车厢动力元件2’举升的过程中,操作手动开门机构6’就能够使侧厢门5’绕着合页4’自动打开,随着车厢3’举升的角度的逐渐增大,侧厢门5’开启的角度也越大,但由于重力的作用,侧厢门5’始终是与地面垂直的,故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货物7’的倾卸,不易使货物7’倾卸到离车辆较远的地方,以至于货物7’都倾卸在车辆的旁边,造成货物7’把车辆的轮胎给掩埋住,进而使车辆起动时困难。有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车的尾部增加一个动力元件(图中未示),通过人为的操纵动力元件使挂车尾部逐渐的从货物7′中移动出来至远离货物7’的地方,但这种情况下移动比较慢,效率低下,操作既麻烦,又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另外对于一些比重比较轻的货物,在侧厢门5’的阻挡下,还有可能倾卸不下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特设计了一种侧厢门是从上向下开的侧卸车,可以解决卸货时货物把车辆的轮胎给掩埋住,使车辆起动时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侧卸车,包括下架、一设置于所述下架上且可向两侧翻转的车厢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架与所述车厢之间用于翻转所述车厢的车厢动力元件,该车厢的两侧均设有一侧厢门,所述的侧厢门顶端为可与该车厢侧面顶端相适配闭合的自由端,所述的侧厢门的底端通过合页与该车厢侧面的底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的侧厢门可绕该合页由上向下打开或从下向上关闭;在所述侧厢门一侧及所述车厢的后端壁之间还加装有一控制该侧厢门转动的侧厢门动力元件,该侧厢门动力元件的一端与所述侧厢门的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厢的后端壁相连接。
所述的侧卸车,其中,所述车厢动力元件进一步加装有一所述厢侧门的位置限位阀,以控制当所述侧厢门的上平面与车厢底板成一平面时该厢侧门动力元件自动停止操作。
所述的侧卸车,其中,所述的侧厢门包括上部封闭门部分和下部活动门部分,所述封闭门部分直接固定于该车厢侧面的上部,所述活动门部分的底端通过所述的合页与该活动门部分所在的该车厢侧面的底端可转动连接,而所述活动门部分的顶端为自由端,所述活动门部分可绕所述合页从上向下打开或从下向上闭合。
所述的侧卸车,其中,所述的侧厢门的封闭门部分与活动门部分的高度比例可根据挂车高度进行调整,即活动门部分的高度应保证当其与底板成一平面时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而不至于搭靠到地面上。
本发明的侧卸车,其侧厢门是从上向下开的,并且当开启到与底板成一平面时,货物沿着侧厢门流到离车辆较远的地方,然后再使侧卸车的车厢整体倾斜,进一步倾卸货物,由于倾卸的货物离车辆较远,因此货物就掩埋不了车辆的轮胎,车辆起动时也就不会受到阻力和影响。由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侧卸车在卸货时货物容易把车辆的轮胎给掩埋、使车辆起动时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侧卸车还具有卸货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省时省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侧卸车的尾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卸车的尾端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即本发明的侧卸车的侧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侧卸车用于装卸货物的结构部分与现有技术结构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有下架1、设置于下架1上且可以向两侧翻转的车厢3、设置于下架1与车厢3之间并用于翻转车厢3的车厢动力元件2。车厢3的两侧面均可以设有侧厢门5,侧厢门5通过合页4与车厢3相连,而本发明的独创之处在于侧厢门5及其与车厢3的连接结构,侧卸车5的其它部件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86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吸振变速操纵机构总成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正时排气凸轮轴皮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