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热预制块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8817.1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渊 |
主分类号: | F23M5/02 | 分类号: | F23M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119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预制 | ||
1.一种蓄热预制块,其特征在于:具有块体(10)和设置在块体(10)上的若干纵向圆形通孔(11),且各纵向圆形通孔(11)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块体(10)的形状基本为一个正六棱柱体;块体(10)的相应于正六棱柱体的每条棱边的位置处设有轴线与相应棱边相重合的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12);每两个相邻的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12)之间设有一个轴线与块体(10)的中心轴线相平行的呈半圆形的圆弧形槽(13);在块体(10)的同一个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各呈半圆形的圆弧形槽(13)的圆心位于与其相邻的两个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12)的圆心连线的中点上;
所述纵向圆形通孔(11)有7个,它们是1个中心通气孔(111)和6个块体通气孔(112);中心通气孔(111)的轴线与块体(10)的中心轴线为同一条直线;各块体通气孔(112)位于相应一个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12)与所述中心通气孔(111)之间,且在同一个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各块体通气孔(112)的圆心位于中心通气孔(111)的圆心与相应的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12)的圆心连线的中点上;
本蓄热预制块还设有位于块体(10)上表面上的3个相对于块体(10)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的环形定位块(14),且各环形定位块(14)位于6个块体通气孔(112)中的呈中心对称的3个块体通气孔(112)的相应一个块体通气孔(112)上方;环形定位块(14)的内孔形状与其下方的块体通气孔(112)上端的形状相同、或环形定位块(14)的内孔覆盖的区域大于该块体通气孔(112)上端形状覆盖的区域;上方设有环形定位块(14)的各块体通气孔(112)的形状为沉孔状,沉孔的上部孔段的直径较小,下部孔段的直径较大,且该直径较大的下部孔段的形状与环形定位块(14)的外侧形状在尺寸上相配;
上述蓄热预制块在使用时,拼装叠加成蓄热体,蓄热预制块上下层的叠加采用的是交错叠加的方式,即下层的一块蓄热预制块均与上层的3块蓄热预制块相插接;
蓄热预制块所采用的以重量计的原料是:骨料40~60份;基质料30~50份;结合剂7~12份;减水剂0.06~1.3份;上述骨料采用刚玉颗粒、高铝矾土颗粒、莫来石颗粒或堇青石颗粒,上述基质料采用烧结莫来石粉料、红柱石粉料或电燃锆莫来石粉料;上述结合剂采用纯铝酸钙水泥和高温氧化铝微粉或硅灰;上述减水剂采用三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将上述原料投入混合机中干混炼,将经混合的原料投入搅拌机中加水湿混,形成浇注料;将浇注料放入与蓄热预制块所对应的钢制模具中加压使之成形后脱模而得到与蓄热预制块的形状相同的蓄热预制块半成品;将半成品在环境温度下放置24小时左右而进行养护后即得到整体式一次性浇注成型的蓄热预制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热预制块,其特征在于:环形定位块(14)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环形体,其内孔的形状是与块体通气孔(112)上端的形状相同的圆柱形孔;而该块体通气孔(112)的下部孔段是在尺寸上与环形定位块(14)的外侧形状相配的上小下大的圆台形孔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渊,未经陈海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88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丘陵地区水渠修建及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