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热预制块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8817.1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渊 |
主分类号: | F23M5/02 | 分类号: | F23M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119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预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元件,具体涉及一种蓄热预制块。
背景技术
蓄热预制块的一个用途是作为构成蓄热炉的蓄热体的基础构件,蓄热炉的工作原理是:先使烟气流过蓄热炉,利用其中蓄热体热容大的特性,吸收烟气中的热量,使蓄热体的温度逐步提高,当达到或接近最大值时,则停止烟气的流入,然后向蓄热炉通入温度较低的空气或一氧化碳等进行预热,这些气体吸收蓄热体储蓄的热能后,再进入锅炉或其它工业炉作为助燃气体或气体燃料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蓄热预制块上设有多个从上下方向上贯穿整个块体、且相互平行的用于通过气流的通气孔。这样,在将蓄热预制块放入蓄热炉的炉体中时,先进行底层的蓄热预制块的铺设,然后进行上面一层蓄热预制块的铺设,为保证上下层蓄热预制块之间的通气孔的贯通,常采用的手段就是在铺设中,将相邻的蓄热预制块用粘结剂粘结固定在一起,从而构成蓄热炉的蓄热体。否则会由于烟气的流速和压力的变化会造成蓄热预制块水平方向的位移,而造成上下层的蓄热预制块之间的通孔错位,而导致蓄热体整体稳定性差,且蓄热性能大大下降。若要恢复原有的蓄热性能必须重新更换所有的蓄热体,拆除的工作量较大。另外这种将蓄热预制块用粘结的方法构成的蓄热体必须现场施工,工作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形成蓄热体的过程中操作简单、所形成的蓄热体整体稳定性好、在使用中进行热量交换时均匀性较好的蓄热预制块。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蓄热预制块,具有块体和设置在块体上的若干纵向圆形通孔,且各纵向圆形通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的形状基本为一个正六棱柱体;块体的相应于正六棱柱体的每条棱边的位置处设有轴线与相应棱边相重合的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每两个相邻的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之间设有一个轴线与块体的中心轴线相平行的呈半圆形的圆弧形槽;在块体的同一个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各呈半圆形的圆弧形槽的圆心位于与其相邻的两个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的圆心连线的中点上。
所述纵向圆形通孔有7个,它们是1个中心通气孔和6个块体通气孔;中心通气孔的轴线与块体的中心轴线为同一条直线;各块体通气孔位于相应一个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与所述中心通气孔之间,且在同一个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各块体通气孔的圆心位于中心通气孔的圆心与相应的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的圆心连线的中点上。
本蓄热预制块还设有位于块体上表面上的3个相对于块体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的环形定位块,且各环形定位块位于6个块体通气孔中的呈中心对称的3个块体通气孔的相应一个块体通气孔上方;环形定位块的内孔形状与其下方的块体通气孔上端的形状相同、或环形定位块的内孔覆盖的区域大于该块体通气孔上端形状覆盖的区域;上方设有环形定位块的各块体通气孔的形状为沉孔状,沉孔的上部孔段的直径较小,下部孔段的直径较大,且该直径较大的下部孔段的形状与环形定位块的外侧形状在尺寸上相配。
上述环形定位块的形状优选上小下大的圆台环形体,其内孔的形状是与块体通气孔上端的形状相同的圆柱形孔;而该块体通气孔的下部孔段是在尺寸上与环形定位块的外侧形状相配的上小下大的圆台形孔段。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热预制块,具有块体和设置在块体上的若干纵向圆形通孔,且各纵向圆形通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的形状基本为一个正四棱柱体;块体的相应于正四棱柱体的每条棱边的位置处设有轴线与相应棱边相重合的呈四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每两个相邻的呈四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之间设有一个轴线与块体的中心轴线相平行的呈半圆形的圆弧形槽;在块体的同一个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各呈半圆形的圆弧形槽的圆心位于与其相邻的两个呈四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的圆心连线的中点上。
所述纵向圆形通孔有5个,它们是1个中心通气孔和4个块体通气孔;中心通气孔的轴线与块体的中心轴线为同一条直线;各块体通气孔位于相应一个呈四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与所述中心通气孔之间,且在同一个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各块体通气孔的圆心位于中心通气孔的圆心与相应的呈三分之一圆形的圆弧形槽的圆心连线的中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渊,未经陈海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8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丘陵地区水渠修建及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