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帘裁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1231.0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7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郑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立铭 |
主分类号: | B26D1/08 | 分类号: | B26D1/08;B26D5/14;B26D7/02;B26D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 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帘 装置 | ||
1.一种窗帘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装置包括有:
一主体件(20),有一个以上的边板作为固定支架、一窗帘导引组(22)并具配合窗帘(60)可穿越的开孔(221)且固接在座体(21)上;
一切割组件(30),设置在该窗帘导引组(22)上方,并一端固定在该边板,包括一传动螺杆(31)、一枢接在该传动螺杆(31)两侧对应的第一、第二曲臂组(32、33)并顶推裁切刀具(34)上下作动;
一夹持组件(40),包括相互嵌接的第一、第二轨道(41、42)及一固置在该座体(21)两端的第一夹定块(43)与一具螺杆(441)并可微调的第二夹定块(44),该第一轨道(41)上设有一第一支撑座体(411),而该第二轨道(42)上设有一第二支撑座体(421);以及
一窗帘量测组(50),设置在该主体件(20)座体(21)另侧,包含一固定体(51)、一与该固定体(51)结合的块体(52),及一与该固定体(51)形成枢接并可位移的移动块(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传动螺杆(31)两侧各设有第一、第二外螺部(311、312),在该第二外螺部(312)一端外伸一凸缘(3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凸缘(313)可与一把手(314)形成枢接并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凸缘(313)可与一动力装置(70)形成枢接并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曲臂组(32、33)为反向对应设置,包括有相邻接的第一、第二曲臂(321,322,331,332)、一连接块(323,333)、一杆用螺帽(324,334)、一扣环(325,335)、及二轴套(326,3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曲臂(321、322、331、332)其一为枢轴端(3211、3221、3311、3321),用以和该连接块(323、333)枢接,另一为相互啮合传动的啮接端(3212、3222、3312、3322),并在其上各别设有与固定孔(231、241)及该裁切刀具(34)对应的轴孔(3213、3223、3313、3323、34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接块(323、333)分别套接在该枢轴端(3211、3221、3311、3321)并为单点轴动,在轴向处设一透孔(3231、3331),两侧各设有供该二轴套(326、336)各别套置并枢接固定的凹槽(3232、333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杆用螺帽(324、334)分别固置在该连接块(323、333)外侧,其内设有内螺孔(3241、3341),一侧延设一固定壁(3242、334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扣环(325、335)设一凹弧部(3251、3351)与其两侧的凸翼(3252、335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设置在该第一、第二曲臂组(32、33)垂向下方的裁切刀具(34),包括一固定板(341)、一固置在该固定板(341)下方的连接块(342)、一固设在该连接块(342)下方的刀具固定座(343),及一套置在该刀具固定座(343)且底部具有刀口(3441)的刀具(34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板(341)上方形成上夹设空间(3410),下方设一锁固端(3413)与其侧边下缘延伸一斜向弹片(341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窗帘导引组(22)下方设有下切面(222)的隔板(223),在其两侧边分别锁固一固定板(224)及其间形成一导引槽(2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立铭,未经郑立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12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