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帘裁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1231.0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7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郑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立铭 |
主分类号: | B26D1/08 | 分类号: | B26D1/08;B26D5/14;B26D7/02;B26D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 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帘裁切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供卷收后的窗帘直接抵靠在主体件的座体上并以窗帘导引组作限位,利于裁切刀具垂直向下且具省力又可立即切断该窗帘的设计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上所贩售如百叶窗帘、百折窗帘、……等窗帘结构,其购买后必需自行组装者占有一定比例,一般民众选购该类型的窗帘后,当在家中的门窗等地点进行施工组装作业的过程中,倘若窗帘整体宽度大于自家门窗的实际宽度时,则必需再通过裁切手段改变窗帘的宽度。
如图1所示,如美国发明专利Patent No:US 7000521 B1的窗帘裁切装置A,其主要概具有一螺杆A1传导刀具A2并进行上下作动,并带动刀具A2的斜向刀口A21形成向下作动的切割距离,在实际使用螺杆A1传导斜向刀口A21向下切割时,需运用甚大的螺杆A1传导力,才能切割窗帘,费力又不实用;
又如图2所示,美国发明专利Patent No:US 6435066 B1的窗帘裁切装置10,其主要概具有一臂杆11枢接一齿轮12,并藉以齿轮12带动相啮合的齿条13传动,同时带动刀具14斜向刀口141以向下作动并作裁切卷收后的窗帘,因此,在实际裁切作动时,需在臂杆11施以力量,如果要减少裁切施力,臂杆11需要增长才能省力,因此会占用较大操作空间,才能使齿轮12带动齿条13传动并同时使斜向刀口141向下裁切窗帘,在切割窗帘更为费力。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窗帘裁切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窗帘裁切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窗帘裁切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窗帘裁切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窗帘裁切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窗帘裁切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窗帘裁切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卷收后的窗帘直接抵靠在主体件的座体上并以窗帘导引组作限位,利于裁切刀具垂直向下,在具省力又可立即切断该窗帘的窗帘裁切装置,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窗帘裁切装置,所述裁切装置至少包括有:一主体件(20),至少一个以上的边板作为固定支架、一窗帘导引组(22)并具配合窗帘(60)可穿越的开孔(221)且固接在座体(21)上;一切割组件(30),设置在该窗帘导引组(22)上方,并一端固定在该边板,至少包括一传动螺杆(31)、一枢接在该传动螺杆(31)两侧对应的第一、第二曲臂组(32)、(33)并顶推裁切刀具(34)上下作动;一夹持组件(40),至少包括相互嵌接的第一、第二轨道(41)、(42)及一固置在该座体(21)两端的第一夹定块(43)与一具螺杆(441)并可微调的第二夹定块(44),该第一轨道(41)上设有一第一支撑座体(411),而该第二轨道(42)上设有一第二支撑座体(421);以及一窗帘量测组(50),设置在该主体件(20)座体(21)另侧,包含一固定体(51)、一与该固定体(51)结合的块体(52),及一与该固定体(51)形成枢接并可位移的移动块(53)。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中所述的传动螺杆(31)两侧各设有第一、第二外螺部(311)、(312),在该第二外螺部(312)一端外伸一凸缘(313)。
前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中所述的凸缘(313)可与一把手(314)形成枢接并传动。
前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中所述的凸缘(313)可与一动力装置(70)形成枢接并传动。
前述的窗帘裁切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曲臂组(32)、(33)为反向对应设置,至少包括有相邻接的第一、第二曲臂(321),(322),(331),(332)、一连接块(323),(333)、一杆用螺帽(324),(334)、一扣环(325),(335)、及二轴套(326),(3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立铭,未经郑立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12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