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传动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33248.X 申请日: 2008-07-22
公开(公告)号: CN101325393A 公开(公告)日: 2008-12-17
发明(设计)人: 汤新舟;贺清 申请(专利权)人: ABB(中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2P9/04 分类号: H02P9/04;H02M5/44;H02M5/458;H02M1/14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逯长明
地址: 100016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工程机械 传动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传动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特别是大型的工程机械,如大型起重机,挖掘机等,但有时因现场环境限制,不能采用电网为工程机械提供电能,工程机械利用内部发电系统发电,将生成的电能传送到负载,以保证正常工作。

参阅图1,示出现有用于工程机械的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1、电机12、及电能调节装置13。发动机11可为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发动机11带动电机12的轮轴高速运转,生成电能,再将电能通过电能调节装置13供给主负载,同时直接提供给辅助负载。

电能调节装置13包括并行连接在正负母线之间的8个支路,其中,第1、2、3支路为输入支路,第4支路为稳压支路,第5支路为斩波支路,第6、7、8支路为输出支路。

第1支路包括串连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正母线,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负母线,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公共端通过电感L1连接第一输入端;第2支路包括串连的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正母线,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负母线,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公共端通过电感L2连接第二输入端;第3支路包括串连的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正母线,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负母线,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的公共端通过电感L3连接第三输入端。

电机12输出的三相交流电,分别经电感L1、电感L2、电感L3滤波后,分别输入到第1支路、第2支路、和第3支路。在第1支路,交流电通过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交互的施加于直流的正母线和负母线上。第2支路、第3支路的工作原理与第1支路相同,不再赘述。

第4支路包括串连的电容C1和电容C2,电容C1和电容C2通过充放电,稳定正负母线间的电压。

第5支路包括串连的功率半导体元件P1和电阻R1,及与电阻R1反并联的二极管D7。当正负母线间电压过大,控制功率半导体元件P1导通,电流经电阻R1从正母线流向负母线,部分电能在电阻R1上消耗,防止正负母线间电压过大。

第6支路包括串连的功率半导体元件P2和功率半导体元件P3,功率半导体元件P2和功率半导体元件P3的公共端连接第一输出端;第7支路包括串连的功率半导体元件P4和功率半导体元件P5,功率半导体元件P4和功率半导体元件P5的公共端连接第二输出端;第8支路包括串连的功率半导体元件P6和功率半导体元件P7,功率半导体元件P6和功率半导体元件P7的公共端连接第三输出端。每个功率半导体元件都包括一个反并联的二极管。

在第6支路、第7支路、第8支路,分别通过有序地控制功率半导体元件的导通、截止,可在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输出频率可控的三相交流电压,供给负载使用。

传动系统在控制上,主要是通过对发动机11转速以及电机12励磁的调节,以维持输出的三相交流电的电压和频率的恒定。为维持输出频率的恒定,需要将发动机11的转速维持为恒定。电机12内部励磁单元通过对励磁电流的调节来维持输出电压的稳定。

电机12输出的电能直接提供给辅助负载。

工程机械在工作中,负载较轻和制动情况较多,例如,等待、下降运行、平移运行等,这时负载所需的电能较小,但发动机11为了维持输出电压频率的恒定,在工作全范围内都将转速维持为较高的额定转速,如,1500rpm或1800rpm,影响燃油的经济性。

负载执行机构在制动时,会回馈部分能量到电能调节装置13的正负母线上,使正负母线间电压升高,但这部分电能通过电阻R1被消耗掉,不能被很好的利用以节省燃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具有优良的燃油经济性。

本发明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电机、及电能调节装置,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电机运行,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能调节装置,还包括负载反馈装置,转速运算装置、及转速调节装置:所述负载反馈装置,用于接收负载状况信号;所述转速运算装置,用于依据该负载状况信号计算所述发动机的设定转速;所述转速调节装置,用于指令所述发动机按上述设定转速运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中国)有限公司,未经ABB(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32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