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9-芴酮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9-芴酮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7413.9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5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玉;孙玉林;王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16 | 分类号: | B01J23/16;B01J23/04;B01J21/06;C07C49/675;C07C45/3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40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芴酮用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9-芴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9-芴酮是一种重要的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它可以用作医药、染料、液晶等精细化学品和功能高分子的原料等,在国内外被大量的使用。
目前,由于气相氧化法制备9-芴酮具有过程简单、易于实现连续化生产且无污染物排放的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由于制备催化剂方法不同,性能上也不同,芴的转化率一般能达到90~98%,9-芴酮的选择性达到80~96%,但一般都停留在小试阶段,没有生产装置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生产9-芴酮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9-芴酮的生产方法,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气相氧化法制备9-芴酮存在催化剂使用过程中芴的转化率低及9-芴酮的选择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中生产9-芴酮用催化剂由活性组分和载体组成,活性组分中的TiO2、V2O5、Cs2O、Nb2O5的负载量为载体质量的5%~20%;其中活性组分是由TiO2、V2O5、Cs2O、Nb2O5和K2SO4组成,V2O5与TiO2的质量比为0.03~0.08∶1,Cs2O与TiO2的质量比为0.001~0.005∶1,Nb2O5与TiO2的质量比为0.010~0.025∶1,K2SO4与TiO2的质量比为0.003~0.004∶1。
本发明中生产9-芴酮用催化剂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一、向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7%的草酸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五氧化二钒,其中草酸与五氧化二钒的质量比为5∶2,得到草酸氧钒溶液;二、向草酸氧钒溶液中加入硫酸钾、氧化铯和五氧化二铌,混合均匀,再加入二氧化钛,然后进行打浆研磨后得到浆液;三、向滚动的转鼓(直径600mm)内加入载体,加热至200~250℃,将上一步骤制得的浆液喷在载体上,TiO2、V2O5、Cs2O和Nb2O5总质量是载体质量的5%~20%,再在550℃条件下,用空气吹扫5小时;得到生产9-芴酮用催化剂;其中步骤二中K2SO4与TiO2的质量比为0.003~0.004∶1,TiO2与步骤一所述的V2O5的质量比为1∶0.03~0.08,Cs2O与TiO2的质量比为0.001~0.005∶1,Nb2O5与TiO2的质量比为0.010~0.025∶1;步骤三中空气吹扫过程中空气的通入量15~20升/分。
所述载体的材料为碳化硅、α-三氧化二铝或滑石体。所述载体形状为球形、环柱形或鞍马形。
本发明中9-芴酮的生产方法是按下述反应进行的:a、将上述催化剂150升装入列管式反应器(Φ520×3500mm)中,采用熔盐进行加热,将熔盐温度升至380℃,通入100立米/小时的空气,活化催化剂8小时;b、将芴气化后,再按芴与空气的质量比为1∶10~30的配比与空气的混合,再通入列管式反应器中,其中芴气的通入量为25~30kg/h,反应温度控制在380~450℃,然后采用70~80℃的水进行凝华收集,凝华收集过程需要水温恒定,得到9-芴酮。
本发明中催化剂的催化剂负荷为150~200克芴/小时·升,芴的转化率≥99%,选择性≥97%。
附图说明
图1是精制9-芴酮产品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74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牛头刨床进给系统棘轮机构拉簧的快速更换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硅胶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