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钒钛磁铁矿真空选分逐级还原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7648.8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叶德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德敏 |
主分类号: | C22B5/06 | 分类号: | C22B5/06;C22B7/00;C21B13/12;C22B34/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9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铁矿 真空 逐级 还原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涉及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特别是实 现钒钛磁铁矿电炉直接还原熔分半钢和高钛渣,然后将高钛渣送 入真空精炼炉,在真空的环境中加热深还原出金属钛液,随即将 钛浇铸成锭。
二、背景技术
(一)1938年W.J.柯劳尔发现用镁还原四氯化钛制取海绵钛 的方法,此后不久,金属钛和钛合金就开始在美国军事工业上得 到应用,四氯化钛的制取首先要对高钛渣或钛精矿进行高温碳化, 使渣中TiO2变为TiC,然后再进行低温氯化,使TiC转化为TiCl4。 因此,四氯化钛本身价值就比较高,最后再用金属镁来夺取其中 的氯,所以,海绵钛的价格特高。由海绵钛制造钛锭还要先将海 绵钛压制成电极棒,再经过真空自耗炉冶炼,方能得到钛锭。以 上方法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沿用至今,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用碳在高温下直接还原钛无疑是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但是由 于:①在常压下用碳还原出金属钛需要2000℃以上的高温,耐火 材料难以达到这样的要求;②用碳真空还原出金属钛需要大型、 高效、真空度高的真空机械,在蒸汽喷射泵向世以前难以达到这 样的要求,这就是真空碳还原钛迟迟没有面世的原因。
(二)我国的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 年代初,攀钢攻克了用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难关。但是, 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并没有解决回收钛的问题,造成了资源的大 量浪费,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方毅副总理八下攀枝花,组 织钒钛磁铁矿短流程试验,目的就是要实现铁钒钛的综合回收利 用。为此,特别在西昌410厂中试基地建设了回转窑及与之配套 的熔分炼钢试验车间,内设两台5t电弧炉。但是,由于解决不了 回转窑结圈长瘤的问题,1983年建成不久就处于停产状态。
(三)本世纪初由攀枝花学院、龙蟒公司、恒鼎公司、民福 冶金粉末厂等单位发起了新一轮的非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工业 化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主要成果是转底炉,成功地解决 了上世纪未能解决的回转窑结圈长瘤的问题,使预还原金属化球 团的生产实现正常化,从而为后面的电炉熔分铺平了道路。
与此相关的专利技术有CN200610020436.2从钒钛磁铁矿中 分离提取铁钒和钛的方法;CN20071004654.1钒钛磁铁矿的还原方 法等。
以上方法均未采用真空技术,也没有从钒钛磁铁矿逐级选分 还原获得钛锭的方法。
三、发明内容
(一)理论依据
1、真空还原:氧化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ΔF°(又称氧化位 或化学位)是冶金学的经典理论之一。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 氧化物生成自由能变化图解就出现在高等冶金院校的教科书中, 在以后各种版本的炼钢学专著中,都对该理论予以公认。氧化物 生成反应的一般式可写为[1]:
(1)式中M和MXOy分别表示元素和元素氧化物,当M和 MXOy为纯态时,(1)式的平衡常数为:
K1=1/PO2 (2)
在标准状态时,(1)式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可表示如下:
ΔF1°=-RTLnK1=RTLnPo2=2.303RTLgPo2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德敏,未经叶德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76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和触摸传感器膜
- 下一篇:一种总线式调距桨联合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