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p型限制发射层的氮化物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8526.0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4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叶孟欣;林科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09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限制 发射 氮化物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p型限制发射层的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发光层与p型层之间形成一p型限制发射层(p-cladding injectionlayer)的氮化物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世界能源的短缺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各国莫不积极投入节能产品的研发,其中节能灯的问世便是这一趋势下的产物。但随着发光二极管(LED)技术的进步,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发展迅速,在指示灯、携带式手电筒、LCD背光板、地面灯/逃生灯/医疗设备光源、汽车仪表及内装灯、辅助照明、主照明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而以背光源与照明为目前的主要应用。因此发光二极管将作为下一世代照明产品占据市场;发光二极管具有轻巧、省电及寿命长的优点,因此,符合了世界的潮流。
目前发光二极管在白光市场的应用,已将小型照明市场,带入另外一个境界,其中手机的背光源,已经被发光二极管所取代,从早期的黄、绿光发光二极管到现在的白光或蓝白光发光二极管,已将手机点缀的五彩缤纷;至于将来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乃至液晶显示面板(TFT-LCD)的背光源,也都将成为发光二极管的天下,其具有轻薄省电与寿命长的优点将使其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就现阶段而言,距离实际进入白光发光二极管照明时代,尚需时日。若白光发光二极管要取代现阶段照明市场,发光效率至少要达到100lm/W以上,这个目标也将成为各国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为提高上述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以因应趋势的需求,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具有p型限制发射层的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其可提高发光效率并且比现有产品增加20%~40%亮度。
本发明解决上述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p型限制发射层的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包含:
-蓝宝石衬底;
-由氮化物半导体分别形成的n侧层和p侧层;
-在n侧层和p侧层之间具有由氮化物半导体构成的活性层;
其特征在于:p侧层由p型限制发射层、p型层及p型接触层依次层叠构成;p型限制发射层是由第一氮化铝铟镓、氮化铟镓、第二氮化铝铟镓依次层叠构成的一复合式半导体层;p型限制发射层分别与p型层及n侧层之上的发光层连接。
本发明的p型限制发射层中的氮化铝铟镓和/或氮化铟镓掺杂了镁Mg,p型限制发射层厚度为100埃~1000埃;p型限制发射层中的氮化铟镓层为高掺镁的氮化物半导体层,其Mg的掺杂量大于1×1019cm-3,本发明优先选择p型限制发射层中Mg的掺杂量大于1×1020cm-3,。
第一氮化铝铟镓AlxInyGal-x-yN膜厚为5埃~100埃,0<x<0.3,0≤y<0.3;本发明优先选择第一氮化铝铟镓的膜厚10埃~30埃,0.05≤x≤0.2,0≤y≤0.1 5。
氮化铟镓InzGal-zN膜厚为10埃~100埃,0.1<z<0.4;本发明优先选择氮化铟镓膜厚15埃~30埃,0.2≤z≤0.3。
第二氮化铝铟镓AlxInyGal-x-yN膜厚为85埃~800埃,0<x<0.3,0≤y<0.3;本发明优先选择第二氮化铝铟镓膜厚为100埃~600埃,0.05≤x≤0.2,0≤y≤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氮化物发光二极管是设有的p型限制发射层内能夠提供高浓度的电洞载子(Hole carrier),因而可以提高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效率,并且降低了其本身的能障高度(Barrier height),进而降低其电阻值,增加其导电性,降低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元件的正向电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发光效率要求更高的用途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元件的模式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能带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输出功率的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向电流-正向电压的曲线图(I-V Curve)。
图中:
100.蓝宝石衬底;101.缓冲层;102.n型层;
103.发光层
104.p型限制发射层;
104a.第一氮化铝铟镓;104b.氮化铟镓;104 c.第二氮化铝铟镓;
105.p型层;106.p型接触层;
107.p欧姆电极;108.n欧姆电极;109.p焊接区(pad)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8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电源输入变换器装置及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速IG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