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成型机正反包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8670.4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书;曹大伟;李新胜;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8 | 分类号: | B29D3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成型 正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轮胎二次法成型机的正反包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橡胶机 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行使用的各类运载器(如航天器、陆地车辆)所使用的橡胶轮胎,主要是由 钢丝胎圈、胎体组件和带束层一胎面组件构成的。在制造轮胎的成型设备中,又包 括有一次法和二次法等多鼓成型机。
目前在二次法成型机中一般设置有左、右对称排列的尾架、反包胶囊、指形片 组、反包环和扣圈环等装置。现有二次法成型机的正反包装置,扣圈环和反包环的 驱动结构较为复杂,难以保证扣圈环、反包环与主轴的同轴度,同轴调整的精度不 高且费时费力。而且,受制造工艺和轮胎型号规格的影响,通常需要整体地更换扣 圈装置和反包装置,既延长了制造用时、同时又提高了配件模具和制造成本。
由于受到上述现有二次法成型机正反包装置的局限和制约,现有的正反包工序 的用时较长,工艺精度和控制自动化程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成型机正反包装置及其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 缺陷而针对正反包装置的驱动、部件更换和同轴度调整进行改进。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独立配置的扣圈环和反包环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内部连 接较为简单,易于提高单个工序的精度控制;
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扣圈和反包装置分别具有同轴调整结构,而且仅需根据工 艺和规格尺寸变化而更换操作执行部件,无需更换整套装置,从而有效地降低模具 和制造成本。
发明目的还在于,实现一种全新二法成型的轮胎制造正反包工艺流程,各个工 序之间衔接紧凑,有利于提高正包、三角胶压合和反包工艺精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述的轮胎成型机正反包装置主要具有左、右对称设置 的尾架,反包胶囊,指形片组,反包环和扣圈环;其中,
反包胶囊通过胶囊座连接一对可驱动其沿轴向往复运动的锁紧气缸,锁紧气缸 安装在尾架上;
在反包胶囊的外圆周套设扣圈环,在扣圈环的外圆周套设反包环。
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扣圈环连接在扣圈环座一侧,扣圈环座的 另一侧连接一驱动扣圈环沿轴向往复运动的扣圈驱动气缸;
反包环安装固定在反包环座的一侧,反包驱动气缸安装于扣圈环座并连接反包 环座的另一侧,在反包环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压合三角胶的环形弹簧;
在扣圈环的内圆周套设指形片组,在指形片组安装在指形片座上,一对正包驱 动气缸安装于扣圈环座并连接指形片座;
在反包环座、扣圈环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沿导轨提供滑行导向的滑块。
如上述基本方案特征,反包环、扣圈环分别通过为其单独配置的反包驱动气缸、 扣圈驱动气缸驱动而实施正包与反包工序,驱动装置本身的控制精度得以提高,正 包与反包装置之间的结构得以有效简化。
而且,三角胶压合和反包工序的驱动装置安装在正包装置一侧,可通过扣圈驱 动气缸一次推进而完成整个正反包工艺的主要行程。
通过反包驱动气缸可以前、后完成三角胶压合和反包工艺,工艺流程得以进一 步压缩。
为改善扣圈环在推进完成正包工序的过程中与贴合鼓的同轴度,可采取如下改 进方案,
所述的扣圈驱动气缸通过一驱动板连接于一轴向推轴,推轴安装在扣圈环座上; 所述驱动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内部嵌套的丝母啮合连接于一对丝杠。
为适应工艺和轮胎规格尺寸的变化、减小部件更换用时和制造成本,在扣圈环 的外侧端部、沿径向设置有定位螺孔,通过螺栓将扣圈环固定安装在扣圈环座上。
为降低指形片组伸出时与扣圈环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由此引起的部件磨损,在 扣圈环的内侧、扣圈环与指形片组之间嵌套一层自润滑的附板。
从调整反包装置的行程距离考虑,可选用具有2个不同推进距离的双工位反包 驱动气缸,在反包驱动气缸与扣圈环座之间衬垫有一夹层垫板。
当需要小范围调整气缸行程时,可通过改变垫板数量和厚度来进行调节而无需 更换气缸装置本身。
为提高指形片组伸出并正包帘布的过程中与反包胶囊的同轴度,在扣圈环座内 部设置有一组导轨,指形片座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对滚子轴承,滚子轴承套设在导轨 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8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