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金钢齿轮齿圈过渡层的堆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9883.9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6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金翠英;龚成业;王宏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4 | 分类号: | B23K9/04;B23K9/16;B23K9/235;B23K9/095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2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钢 齿轮 过渡 堆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齿圈过渡层的堆焊方法,特别是一种合金钢齿轮齿圈过渡层的堆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压力机齿轮齿圈多采用45号钢制造,45号钢制造的齿轮经一定的热处理之后,性能基本能满足压力机的使用要求。但对于模数较小的压力机齿轮,或高速高负荷压力机,45号钢制造的齿轮在强度、耐磨、抗齿面点蚀、抗疲劳及使用寿命等综合性能方面,会显得不尽如人意。为此,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以42CrMo为代表的合金钢齿轮,但是合金钢的碳当量较高,因此合金钢齿轮齿圈的冷裂倾向较大,可焊性很差,在焊接的时候容易产生冷裂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合金钢齿轮齿圈过渡层的堆焊方法,通过该方法在合金钢齿轮齿圈内堆焊过渡层后,可以大大增强合金钢齿轮齿圈的可焊性,在焊接的时候能避免冷裂纹的产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合金钢齿轮齿圈过渡层的堆焊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采用机加工方法,在合金钢齿轮齿圈内加工过渡层凹槽,然后将凹槽清理干净。
2)将合金钢齿轮齿圈放进远红外炉内预热,预热温度为325℃—375℃,并保温3.5-4.5小时。
3)将合金钢齿轮齿圈从远红外炉中取出,迅速在变位机上配以两人不间断轮换施焊,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焊丝的直径为1.0-1.5mm,含碳量低于0.10%,焊接电流280~350A,电压23~38V,同时用两件火焰加热,以保证过渡层的层间温度≥150℃,进行多层多道焊接。
4)焊后立即进炉加热至325℃—375℃,保温1-2小时,随炉缓冷至室温出炉。
5)对过渡层进行清理、修磨,然后用转机床加工齿圈内径,使之达到规定尺寸,并进一步降低收缩拘束应力,加工完后,抽取20%进行超声波探伤检验。
本发明的合金钢齿轮齿圈过渡层的堆焊方法,所述过渡层的高度要高于凹槽的深度。
本发明的合金钢齿轮齿圈过渡层的堆焊方法,预热温度为325℃—375℃,保温时间优选为4小时。
本发明的合金钢齿轮齿圈过渡层的堆焊方法,焊后立即进炉加热至325℃—375℃,保温时间优选为1.5小时,随炉缓冷至室温出炉。
本发明的合金钢齿轮齿圈过渡层的堆焊方法,焊丝优选直径为1.2mm的焊丝。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在合金钢齿轮齿圈内堆焊过渡层后,可以大大增强合金钢齿轮齿圈的可焊性,在焊接的时候能避免冷裂纹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合金钢齿轮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合金钢齿轮齿圈过渡层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齿圈,2、轮毂,3、辐板,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合金钢齿轮齿圈过渡层的堆焊方法,通过在高温的条件下,在合金钢齿轮齿圈上焊接一过渡层,当恢复到常温的时候,再将辐板焊接到过渡层上,使得合金钢齿轮齿圈具有良好得可焊性,从而避免了在焊接过程中产生裂纹,本发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第一步,加工过渡层凹槽:如图2所示,采用机加工方法,在合金钢齿轮齿圈1内加工过渡层凹槽4,然后将凹槽4清理干净。
第二步,预热保温:将合金钢齿轮齿圈放进远红外炉内预热,预热温度为325℃—375℃,并保温4小时。
第三步,堆焊过渡层:将合金钢齿轮齿圈从远红外炉中取出,迅速在变位机上配以两人不间断轮换施焊,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焊丝的直径为1.2mm,含碳量低于0.08%,焊接电流280~350A,电压23~38V,同时用两件火焰加热,以保证过渡层的层间温度≥150℃,进行多层多道焊接。
第四步,堆焊后的保温处理:焊后立即进炉加热至325℃—375℃,保温1.5小时,随炉缓冷至室温出炉。
第五步,对过渡层的清理、修磨和检验:对过渡层进行清理、修磨,用转机床加工齿圈内径,使之与辐板达到规定的尺寸,进一步降低收缩拘束应力,加工完后,抽取20%进行超声波探伤检验;产品检验合格后即可将辐板与齿圈过渡层内径装配焊接,焊接采用CO2气体保护焊,但此时已不必对预热。
图1为合金钢齿轮齿圈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辐板3已牢固的焊接到齿圈1的轮毂2之上,且没有裂纹,并极大的增加了合金钢齿轮齿圈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98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