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附体效应补偿的传输栅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6192.1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5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余清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H03K1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翟 羽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附体 效应 补偿 传输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传输栅电路,更具体来说,是关于一种可补偿附体效应的传输栅电路。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设计领域中,传统的传输栅电路(transmission gate)被广泛的使用作为信号切换的控制组件。
请参阅图1,图1是传统传输栅电路10的电路图。传输栅电路10包含P型金氧半半导体组件(P-type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P1与N型金氧半半导体组件(N-type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NMOS)N1,且NMOS组件N1以及PMOS组件P1分别受控于互为相反相位的控制信号C、C’。当控制信号C处于高电平时,传输栅电路10不会导通使得输出Y处于浮置状态(floating);当控制信号C处于低电平时,输出Y会等于输入X。然而,PMOS组件P1的临界电压VTHp是等于而NMOS组件N1的临界电压VTHn是等于其中VSB是源极(source)与体电极(body)间的电压差,其中VTHp0、VTHn0是没有附体效应时的临界电压,γ为附体效应系数,ΦF表示费米位能(Fermi potential)。所以,一旦源极与体电极间存在电压差,则会影响到临界电压的大小,以NMOS组件为例,当附体效应严重时(VSB远大于0V),可能使得VTHn由0.8V变化到1.6V,亦即提升至2倍。因此,一旦发生附体效应(亦即临界电压增高),会导通电流的能力便大为降低,进而使得电路整体操作速度变慢。
传输栅电路10虽然同时包含有PMOS组件P1与NMOS组件N1来平衡其在大输入电压范围下的导通(ON)电阻。但因为PMOS组件P1和NMOS组件N1个别存在的附体效应(floating body effect)将使得传输栅电路10的导通电阻在偏高或偏低的输入电压下,出现增高以及不平坦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传输栅电路,用来消除MOS组件的附体效应,以改善先前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之一目的提供一种基于附体效应补偿的传输栅电路,其包含第一PMOS组件、第一NMOS组件、第二PMOS组件、第二NMOS组件以及第三PMOS组件。所述第一PMOS组件的栅极耦接于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PMOS组件的第一极以及第二极分别耦接于输入端以及输出端。所述第一NMOS组件的栅极耦接于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NMOS组件的第一极以及第二极分别耦接于所述输入端以及所述输出端。所述第二PMOS组件的栅极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PMOS组件的第一极以及第二极分别耦接于所述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PMOS组件的体电极。所述第二NMOS组件的栅极耦接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NMOS组件的第一极以及第二极分别耦接于所述第一PMOS组件的体电极以及所述输出端。所述第三PMOS组件的栅极耦接于所述输入端,所述第三PMOS组件的第一极以及第二极分别耦接于第一电源电压以及所述第一PMOS组件的体电极。
除此之外,本发明传输栅电路另包含第四PMOS组件、第三NMOS组件以及第四NMOS组件。所述第四PMOS组件的栅极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四PMOS组件的第一极以及第二极分别耦接于所述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NMOS组件的体电极。所述第三NMOS组件的栅极耦接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三NMOS组件的第一极以及第二极分别耦接于所述第一NMOS组件的体电极以及所述输出端。所述第四NMOS组件的栅极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四NMOS组件的第一极以及第二极分别耦接于所述第一NMOS组件的体电极以及第二电源电压。
依据本发明上述之实施例,所述第二PMOS组件的第二极与体电极相耦接。
依据本发明上述之实施例,所述第二PMOS组件之所述第二PMOS组件的第二极与体电极相耦接,且所述第四PMOS组件的第二极与体电极相耦接。
依据本发明上述之实施例,所述第二NMOS组件的体电极、所述第三NMOS组件的第一极与体电极皆耦接于所述第一NMOS组件的体电极。
依据本发明上述之实施例,所述第二NMOS组件的体电极、所述第三NMOS组件的第一极与体电极皆耦接于所述第一NMOS组件的体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创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61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钥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整流组件及次级整流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