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安奈德原料药精制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51265.6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有杰;刘彩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太平洋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71/00 | 分类号: | C07J71/00;A61P29/00;A61P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50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安奈德 原料药 精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药品曲安奈德的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曲安奈德原料药精制的工艺。
背景技术
曲安奈德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止痒及抗过敏作用。它是一个使用多年的老产品,但近期我国开始全面地按药典标准规范其原料药的有机溶剂残留量。
传统的曲安奈德原料药精制方法是用曲安奈德粗品为原料,用混合有机溶剂进行精制,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液,过滤干燥得到晶体。但此方法只能提高曲安奈德原料药的纯度,却不能降低相应的有机挥发杂质,这就造成了原有精制方法所得的成品质量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曲安奈德原料药精制的工艺,它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的一种改进。它可以完全解决现有工艺中的质量问题,可使产物完全符合中国药典的最新要求,这是以前的各种方法都不能做到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曲安奈德原料药精制的工艺,采用混合有机溶剂重结晶进行精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20—50℃下,将曲安奈德粗品加入到氯仿及甲醇的混合溶剂中,加热至50-70℃回流搅拌反应0.5-3小时,得到一次精制物;
2)将一次精制物重复步骤1)所述的加热回流搅拌反应,至曲安奈德含量大于96%;
3)在30—50℃下,将氯仿-甲醇溶剂精制完的成品加入到乙醇溶液中,加热至70-90℃回流,搅拌反应2-3小时,冷却至0℃以下,甩滤、干燥。
步骤1)所述的氯仿及甲醇混合溶剂氯仿及甲醇的重量比为1-7:1。
步骤1)所述的曲安奈德粗品与氯仿及甲醇混合溶剂的重量比为:1:10-40。
步骤3)所述的曲安奈德粗品与乙醇溶液的重量比为1:10-40。
所述的乙醇溶液是60-100%乙醇溶液。
所述的乙醇溶液是100%乙醇溶液。
本发明中的化学反应式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工艺制备的曲安奈德成品,它可以完全解决现有工艺中的质量问题,可使产物完全符合中国药典的最新要求,这是以前的各种方法都不能做到的。该方法的成品同时具有质量稳定,含量高,杂质低,产率高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曲安奈德原料药精制的工艺,采用混合有机溶剂重结晶进行精制,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30℃,将30kg曲安奈德粗品投入300kg氯仿和300kg甲醇混合溶剂中,加热至60℃回流,搅拌反应1.5小时,反应完毕,冷却至0℃以下,甩滤,干燥,得曲安奈德氯仿-甲醇一次精制物28.5kg,含量95.1%;
2)、在20℃,将28.5kg一次精制物重复步骤1),投入285kg氯仿和285kg甲醇混合溶剂中,加热至70℃回流,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完毕,冷却,甩滤,干燥,得曲安奈德氯仿-甲醇二次精制物27.1kg,含量96.2%;
3)、在50℃,将27.1kg曲安奈德氯仿-甲醇二次精制物投入540kg含量100%乙醇中,加热至80℃回流,搅拌反应2.5小时,反应完毕,冷却,甩滤,干燥,得曲安奈德成品25.5kg,含量98.2%。
实施例2:一种曲安奈德原料药精制的工艺,采用混合有机溶剂重结晶进行精制,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30℃,将30kg曲安奈德粗品投入700kg氯仿和100kg甲醇混合溶剂中,加热至56℃回流,搅拌反应1.5小时,反应完毕,冷却至0℃以下,甩滤,干燥,得曲安奈德氯仿-甲醇一次精制物28.8kg,含量95.0%;
2)、在20℃,将28.8kg一次精制物重复步骤1),投入672kg氯仿和96kg甲醇混合溶剂中,加热至56℃回流,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完毕,冷却,甩滤,干燥,得曲安奈德氯仿-甲醇二次精制物27.7kg,含量96.0%;
3)、在50℃,将27.7kg曲安奈德氯仿-甲醇二次精制物投入1108kg含量80%乙醇中,加热至80℃回流,搅拌反应2.5小时,反应完毕,冷却,甩滤,干燥,得曲安奈德成品25.7kg,含量9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太平洋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太平洋化学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1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