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猪瘟转移因子的制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3997.9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5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管于平;苏建东;李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34 | 分类号: | C07K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猪瘟 转移因子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及其制剂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抗猪瘟转移因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急性、热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也是一种毁灭性传染病,遍及全世界。巴黎国际兽医局(OIE)的国际卫生法规已将猪瘟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目前有20多个国家宣布消灭猪瘟,我国尚未消灭。
猪瘟临床症状主要有一下几种:
1、急性猪瘟。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精神沉郁、怕冷、嗜睡;病初便秘,随后出现糊状或水样并混有血液的腹泻,大便恶臭;结膜炎、口腔粘膜不洁、齿龈和唇内以及舌体上可见有溃疡或出血斑;后期鼻端、唇、耳、四脚、腹下及腹内侧等处皮肤上有出血点或斑。常继发细菌感染,以肺炎或坏死性肠炎多见。
2、慢性猪瘟。病猪体温升高不明显;贫血、消瘦和全身衰弱,一般病程超过一个月;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耳尖、尾根和四肢皮肤坏死或脱落。慢性猪瘟存活者严重发育不良,成为僵猪。
3、非典型猪瘟。又称亚临床猪瘟。临床症状与解剖病变不典型,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降低,病程明显延长,新生仔猪感染死亡率较高,大猪一般能耐过;怀孕母猪感染出现流产,出现胎儿干尸,死胎及畸形胎。
4、迟发型猪瘟。是先天感染的后遗症,感染猪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不表现症状,数月后出现轻度厌食、不活泼、结膜炎、后躯麻痹,但体温正常,可存活半年左右后死亡。怀孕母猪感染低毒力猪瘟病毒可表现群发性流产、死产、胎儿干尸化、畸形和产出震颤的弱仔猪或外观健康实际已感染的仔猪。
尽管目前市场上有一些抗猪瘟的临床用药,但是现有药剂的争对性不强,疗效有限,而且,治疗性制剂多是发病后采用的,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对于易感染猪瘟的猪群。每年定期的对猪接种猪瘟病毒疫苗是预防猪瘟的有效方法,其次应增强营养或药物干预,提高自身免疫力,通过药物提高机体抵抗力或免疫力也是一种预防猪瘟的有效方法。
转移因子(TF,Transfer Factor)是从淋巴细胞中提取的一类低分子肽与核苷酸复合物,具有传递免疫信息、激发免疫细胞活性、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被誉为T细胞活性的触发剂,细胞免疫的增强剂、细胞免疫调节剂及干扰素产生启动剂。转移因子分子量小、无毒、无抗原性、不起过敏反应,不产生对抗抗体且可超越种系界限应用等优点。自美国著名的免疫学专家Lawrence发现和研究转移因子以来,世界各国不但进行了许多理论研究,而且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应用研究,使得转移因子成为目前应用广泛的增强免疫制剂。
目前已报道的提取的转移因子大多数都是关于非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特殊病毒株病毒免疫抗原的方法提取特异性的转移因子,提取方法在已报道的传统方法基础上加以改进,缩短生产时间,简化生产工艺。
采用特殊病毒株免疫抗原提取抗猪瘟病毒的转移因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然高效的抗猪瘟病病毒转移因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抗猪瘟病转移因子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1)先用注射用水洗净用猪瘟病病毒抗原免疫过的猪脾脏,去其表面的筋膜、脂肪等组织,再用生理盐水冲洗;
(2)将洗净的猪脾脏剪碎,加入1~2倍冷的10mmol PBS缓冲液,用高速组织捣碎机1000~3000rpm捣碎3~5次,每次3~5min,制得猪脾匀浆液;
(3)猪脾匀浆液用超声波(4KW、3KHz)处理5~10min;
(4)将步骤(3)中得到的匀浆液用HCl调pH5.0~6.0或者加入0.1~0.3%柠檬酸,4℃,3000~8000rpm离心10~30min,收集上清液;
(5)上清液用0.2μm中空纤维柱微滤,滤出液再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道尔顿的中空纤维柱超滤,收集滤出液;
(6)将超滤得到的滤液用0.22μm滤膜进行无菌过滤,即得到抗猪瘟病病毒转移因子原液,4℃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39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