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锌蛹虫草菌丝体的人工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57380.4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7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程显好;孙慧涌;盖宇鹏;朱林;张秋胜;高兴喜;刘林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 珺 |
地址: | 2640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锌蛹 虫草 菌丝体 人工 培养 方法 及其 培养基 | ||
1.一种富锌蛹虫草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试管斜面菌种培养→试管液体菌种培养→三角瓶液体种子培养→种子罐培养→发酵罐培养→板框过滤→粉碎→真空干燥→粉碎→粉末状菌丝体步骤,具体步骤为:
(1)试管斜面菌种培养:
配制培养基:其重量比组分为:葡萄糖1.0%-3.0%,蛋白胨0.5%-1.0%,酵母提取物0.1%-1.0%,琼脂粉1.0%-2.0%,水余量,其pH值为5.0-7.5;将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斜面,15~30℃暗培养5-10天;
(2)试管液体菌种培养:
配制培养基:其重量比组分为:葡萄糖1.0%-3.0%,蛋白胨0.5%-1.0%,酵母提取物0.1%-1.0%,水余量,其pH值为5.0-7.5,灭菌,接入步骤1活化后斜面菌种,15~30℃培养5天~10天;
(3)三角瓶液体种子培养:
配制培养基:其重量比组分为:葡萄糖1.0%-3.0%,蛋白胨0.5%-1.0%,酵母提取物0.1%-1.0%,水余量,其pH值为5.0-7.5,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入锥形瓶中,封口后在120~130℃条件下灭菌18~30分钟,取出培养基,自然冷却至20℃~30℃,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步骤2培养好的试管液体菌种,15~30℃培养5天~10天;
(4)种子罐培养:
配制培养基:其重量比组分为:葡萄糖1.0%-3.0%,蛋白胨0.5%-1.0%,酵母提取物0.1%-1.0%,水余量,其pH值为5.0-7.5,灭菌;接入步骤3培养好的液体菌种,投料体积60%-80%,温度15~30℃,通气1∶0.5,在种子罐中15~30℃培养2-5天,并逐级扩大至生产规模搅拌培养2-5天;
(5)发酵罐培养:
配制培养基:其重量比组分为:葡萄糖1.0%-3.0%,蛋白胨0.5%-1.0%,酵母提取物0.1%-1.0%,硫酸锌0.01%-2.50%,水余量,其pH值为5.0-7.5;当种子罐培养至菌丝体收得率0.4-0.8%时,转入发酵罐,投料体积60%-80%,温度15~30℃,通气1∶0.5,培养至菌丝体收得率1.2-1.8%,培养基还原糖含量至多0.2%时,放罐收获;
(6)板框过滤及粉碎:
将培养好的富锌蛹虫草菌丝体倒入板框过滤机中,经过板框过滤后取出菌丝体,得到的菌丝体滤饼用粉碎机打成小块状菌丝体;
(7)干燥及粉碎:
将得到的小块状菌丝体50℃-70℃真空干燥,干燥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菌丝体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73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