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1196.7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神山胜;村上裕;根津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等车辆的悬架装置上的液压缓冲器等的缓冲器。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安装在汽车等车辆的悬架装置上的筒型液压缓冲器为以下的结构,即在封入油液的缸内,可滑动地嵌装有与活塞杆连接的活塞,在活塞部设置有节流孔及圆盘阀等构成的衰减力产生机构。由此,利用节流孔及圆盘阀,控制随着活塞杆的伸缩活塞在缸内的滑动产生的油液的流动,而产生衰减力。接着,在活塞速度的低速区域,通过节流孔产生节流孔特性衰减力,在活塞速度的高速区域,圆盘阀产生挠曲,打开阀,由此,产生阀特性的衰减力。
在现有的液压缓冲器中,例如,在活塞速度的低速区域,根据节流孔的面积,在中速区域,根据圆盘阀的开阀点,另外,在高速区域,根据圆盘阀开阀后的挠曲刚性,分别设定衰减力特性。而且,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将活塞作成分割结构,很容易使复杂的油液通路通过金属模具成型的液压缓冲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88602号公报。
然而,在所述现有的液压缓冲器中,存在以下的问题。为了使车辆乘坐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并存,要求在活塞速度的低速区域、中速区域及高速区域,设定最合适的衰减力特性。在现有的液压缓冲器中,例如,为了增大活塞速度的高速区域的衰减力,就要增大圆盘阀的板厚,或者增大圆盘层叠的个数,当增大其挠曲刚性时,由于圆盘阀的开阀特性产生变化,所以,导致中速区域的衰减力过度地增大。与此相对,通过增大节流孔面积来调整时,又会产生低速区域的衰减力不足的问题。这样,由于活塞速度的低、中、高速区域的衰减力特性相互干涉,所以,降低了衰减力特性的设定自由度,给设定最合适的衰减力特性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衰减力特性的设定自由度的缓冲器。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缓冲器,该缓冲器包括:封入流体的缸;可滑动地嵌装在该缸内的活塞;以及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缸外部的活塞杆,该缓冲器还包括:
隔壁部件,其具有利用所述活塞杆的伸缩引起的所述活塞的滑动产生流体的流动的伸出侧通路和收缩侧通路;伸出侧阀,其设置在该隔壁部件的一侧,调整所述伸出侧通路的流路;收缩侧阀,其设置在所述隔壁部件的另一侧,调整所述收缩侧通路的流路;副通路,其设置在该隔壁部件上,连通所述伸出侧通路与所述收缩侧通路;副阀,其调整该副通路的流路。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缓冲器,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副通路包括:设置有相对流体从所述伸出侧通路向所述收缩侧通路的流动产生衰减力的伸出侧副阀的伸出侧副通路;以及设置相对流体从所述收缩侧通路向所述伸出侧通路的流动产生衰减力的收缩侧副阀的收缩侧副通路。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发明的缓冲器,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所述隔壁部件是所述活塞。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发明的缓冲器,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缸经由所述隔壁部件与油槽连接。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缓冲器,在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隔壁部件通过轴向相互结合的大致圆板状的第1部件与第2部件形成,在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的接合面上形成有所述副通路。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缓冲器,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副阀由阀部件构成,该阀部件包括:具有夹持在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之间的夹持部;以及从该夹持部延伸、调整所述副通路的流路的阀部。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缓冲器,在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副阀是嵌合在所述伸出侧通路或所述收缩侧通路内的、开关所述副通路的大致C字状的板簧部件。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缓冲器,在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在所述隔壁部件的一侧,设有所述伸出侧阀落座的环状伸出侧阀座部,在另一侧,设有所述收缩侧阀落座的环状收缩侧阀座部,所述伸出侧通路在所述隔壁部件的一侧开口于所述伸出侧阀座部的内周侧,在另一侧开口于所述收缩侧阀座部的外周侧,所述收缩侧通路在所述隔壁部件的一侧开口于所述伸出侧阀座部的外周侧,在另一侧开口于所述收缩侧阀座部的内周侧,在所述伸出侧阀座部及所述收缩侧阀座部的至少一个的内周侧设有所述副阀落座的环状副阀座部,所述副通路开口于所述副阀座部的内周侧,并且与开口于该副阀座部的外周侧的所述伸出侧阀座部或所述收缩侧阀座部的外周侧的所述伸出侧或收缩侧通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11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