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背极板的硅传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6039.5 | 申请日: | 2004-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3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喆;缪育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晶源微机电(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9/01 | 分类号: | H04R19/01;H04R19/04;H04R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傅强国 |
地址: | 新加坡国***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传声器 | ||
1.一种无专用背极板部件的传声器传感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声器传感元件包 括:
(a)具有正面和背面并且其中形成有背孔的衬底;
(b)形成于衬底正面上具有第一厚度的电介质间隔层;
(c)排列在所述背孔上方具有第二厚度的膜片;
(d)与所述膜片邻接具有第二厚度的多个多孔板,所述多孔板和膜片悬于在所述衬 底上具有第一厚度的气隙上;
(e)形成于所述电介质间隔层上具有第二厚度的多个刚性衬垫;
(f)连接到所述膜片的多个机械弹簧,其中每个机械弹簧具有第二厚度并具有两端, 其中一端连接到所述膜片,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刚性衬垫中的一个;和
(g)形成于一个或多个所述刚性衬垫上的第一电极,和形成于衬底上的一个或者多 个第二电极,其中当所述膜片、所述多孔板和所述机械弹簧响应声音信号垂直于所述衬底 上下振动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可变电容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声器传感元件,其特征在于,膜片具有圆形、正方形、或 者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声器传感元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是由Au/Cr 复合层,或者由Al、Ti、Ta、Ni、Cu、或者其他金属材料构成的单层或者复合层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声器传感元件,其特征在于,膜片、多个机械弹簧、多个 刚性衬垫、和多个多孔板是由硅、多晶硅、Au、Cu、Ni、或者其他金属材料构成的相同的 薄膜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声器传感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刚性衬垫、多个机 械弹簧、和多个多孔板被分离上述三种元件和所述膜片的长条开口包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声器传感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孔在所述衬底的正面 具有正方形、或圆形开口,该开口在平行于所述正面的平面上具有比所述膜片的几何区域 小的第一几何区域以避免声音泄漏,并且其中该背孔在所述衬底的背面具有开口,该开口 具有可以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几何区域的尺寸的第二几何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声器传感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机械弹簧中的每一 个具有矩形、“U”形、或“L”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声器传感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机械弹簧中的一个 或多个机械弹簧具有相同的形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声器传感元件,其特征在于,电介质间隔层是由热氧化层、 低温氧化层、TEOS层、或者PSG层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声器传感元件,其特征在于,衬底是由具有低电阻率的掺 杂硅、或者在其上形成有导电层的玻璃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晶源微机电(私人)有限公司,未经新晶源微机电(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60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