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电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3651.5 | 申请日: | 200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9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00 | 分类号: | H04N7/00;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 健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电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电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字电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产品已逐渐开始普及。目前,在我国,数字电视产品主要依赖国外企业的芯片技术解决方案,采用国外的芯片作为硬件平台,硬件层与应用层和中间层为一体的,当硬件平台改变时,与其关联的应用层和中间层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产品的开发效率很低。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采用了分层设计,将硬件平台与中间层和应用层隔离开,对于不同的芯片,采用不同的协议来完成各层次间的通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数字电视软件架构非常混乱,还没有形成统一成型的框架来提高数字电视类产品的开发速度,虽然现有技术中有分层设计,但是各家芯片厂商都是遵循自己既定的协议进行各层次间的通讯,这样就造成了当采用多家芯片开发数字电视产品时,改动量非常大,代码可复用性非常差,进而导致产品开发效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不可控等一系列问题,不适应现代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电视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数字电视产品的开发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数字电视系统,包括:
硬件层,位于系统最底层,为系统提供硬件平台;
适配层,与所述硬件层连接,提供标准接口,隔离硬件层与中间层和应用层;
中间层,与所述适配层连接,提供通用的标准化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基于适配层提供的接口实现;
应用层,与所述中间层连接,提供基于中间层开发的应用程序。
其中,所述适配层包括操作系统适配层和驱动适配层。
进一步,所述适配层包括调制解调、解复用、闪存、视频驱动和音频驱动模块。
其中,所述中间层包括节目搜索、节目播放、业务信息和数据管理模块。
进一步,所述节目搜索模块为上层模块,调用下层的业务信息和数据管理模块,和/或调制解调模块。
所述节目播放模块为上层模块,调用下层的调制解调、视频驱动和音频驱动模块,和/或数据管理模块。
所述业务信息模块为上层模块,调用下层的解复用模块。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为上层模块,调用下层的闪存模块。
其中,所述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包括单向传输和双向传输。
所述各模块获取数据的方式包括实时获取和非实时获取。
本发明数字电视系统,采用良好的分层架构设计,利用适配层将不同硬件平台的差异性完全隔离,在选用不同硬件平台时,只需根据硬件的不同对适配层稍做改动即可,中间层及应用层模块完全不用修改即可整体移植到新的硬件平台中,有效降低软件的耦合度,减少代码的修改,提高软件的可复用度,进而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数字电视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数字电视系统中间层各模块间的通信方式及与适配层间的通信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数字电视系统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数字电视系统在整体上包括四大层次,由下到上依次为:
硬件层101,位于系统的最底层,为数字电视系统提供硬件平台,依赖于数字电视系统采用的芯片。通过嵌入式操作系统和片内驱动及外围设备模块驱动与适配层102连接。
适配层102,与所述硬件层101连接,提供一套标准的接口,其目的是对硬件平台进行二次封装,从而隔离上层应用与硬件层,以达到通用化的效果。适配层102是支撑中间层103和应用层104的基础,在整个架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适配层主要包含OSAL(操作系统适配层)和DAL(驱动适配层)两大块。所述OSAL包括的组件及其相应的描述如表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36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