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机壳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3843.6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0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渊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G06F1/18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潘培坤;张向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机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机壳及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旋转连 杆机构组合于机体的侧部的电子装置机壳。
背景技术
目前仍有许多电子设备采用以一机体容置多个电子元件或装置的设计, 例如桌上型电脑、电气箱等。以桌上型电脑为例,其通常由框架及贴附于其 上的侧板组成机体,机体内则容置多个电子元件或装置,例如电路板、硬盘、 光驱、电源供应器等。其中有些侧板自始即固定于框架上,有些则设计成活 动式,可自框架上拆卸下来,以方便使用者检视或替换设置于机体内的电子 元件或装置。就目前大多数的桌上型电脑而言,该活动式侧板多仍需以螺丝 锁固,尤其是锁固的位置常在与该侧板垂直之处(例如机体的后侧)。换言之, 在实施上述操作时,需有两侧的工作空间,颇为不便。此外,实施上述操作, 使用者尚需备有螺丝起子。
对于前述不易于操作的情形,目前已有利用导引槽来增加活动式侧板组 装及固定的效果,同时减少以螺丝锁固的区域的产品,然而其仍需以螺丝锁 固。另亦有于活动式侧板附于框架上后,再以卡榫将活动式侧板与框架卡合 的产品,然而其利用卡榫作为固定结构中主要的受力支撑;就侧板固定而言, 其四周固定效果不一,不利于其耐用性及固定的稳定性。
无论上述任何设计,都存在整个侧板固定效果不一的问题,且仅能作到 单边、平行边或三边固定,并且需多个操作步骤始能完成固定或拆卸的工作。 然而,由于使用者通常没有时间或厌烦于实施步骤的繁锁,前述各种活动式 侧板固定设计的固定效果实难于现实使用情境下实现。因此,需要设计一种 新的活动式侧板,便于使用者操作固定或拆卸的步骤,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机壳,其利用旋转连杆机构组合于 机体的侧部。
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电子装置机壳的侧板用以组装于一机体的一侧 部。该侧板包含一板件、一第一卡合件、一第二卡合件、多个连杆以及一致 动件。该第一卡合件沿一第一方向滑设于该板件;该第二卡合件沿一第二方 向滑设于该板件;所述多个连杆具有支点部,每个连杆通过上述支点部与该 板件枢接,并通过上述连杆的端部分别与该第一卡合件以及该第二卡合件一 一对应地滑动地衔接;该致动件与所述多个连杆滑动地衔接。
当该致动件转动时,驱动所述多个连杆转动,以驱动该第一卡合件与该 第二卡合件分别沿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对该板件滑动并卡合于该侧 部或自该侧部脱离。
换句话说,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当该致动件正向旋转时,该致动件分别 驱动所述多个连杆旋转,进而驱动该第一卡合件沿该第一方向相对该板件滑 动并与该侧部衔接,并且该第二卡合件沿该第二方向相对该板件滑动并与该 侧部衔接;当该致动件反向旋转时,该致动件分别驱动所述多个连杆旋转, 进而驱动该第一卡合件沿该第一方向相对该板件滑动并与该侧部脱离,并且 该第二卡合件沿该第二方向相对该板件滑动并与该侧部脱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机体,具有侧部;以及侧板,组装 于上述侧部,上述侧板包含:板件;第一卡合件,沿第一方向滑设于上述板 件;第二卡含件,沿第二方向滑设于上述板件;多个连杆,具有支点部,每 个连杆通过上述支点部与上述板件枢接,并通过上述连杆的端部分别与上述 第一卡合件以及上述第二卡合件一一对应地滑动地衔接;以及致动件,与上 述这些连杆滑动地衔接,当上述致动件转动时,驱动上述这些连杆转动,以 驱动上述第一卡合件与上述第二卡合件分别沿上述第一方向与上述第二方 向相对上述板件滑动并卡合于上述侧部或自上述侧部脱离。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该电子装置机壳利用所述多 个连杆分别产生的杠杆作用,将该致动件的旋转动作转换至该第一卡合件与 该第二卡合件对该侧部的衔接动作。因此,使用者可单一操作旋转该致动件 即可同时产生至少两侧与该侧板固定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繁锁的固 定或拆卸步骤;且经由适当地设计该第一卡合件与该第二卡合件的设置位 置,即达到有效的固定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单边、平行边或三边 的有限固定结构而产生不够稳定的固定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电子装置机 壳具有方便使用、衔接牢靠、衔接/脱离耐用性佳等优点,克服了现有技术所 面临的问题。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 的了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3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