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6745.8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7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郭浩然;刘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3/00 | 分类号: | F21V13/00;F21V8/00;F21V7/04;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韩宏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包含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以点光源为侧光源的现有背光模块100的示意图。如图1 所示,当采用点光源102(例如发光二极管)作为侧光源时,基于点光源102 的出光特性,导光板104的前端会产生交替分布的亮区(hot spot)HS与暗区 (dark spot)DS,因此需预留大面积的混光区域使光能量均匀扩散,导致导光 板104有效的均匀出光区域大幅缩减。为解决这一问题,如图2所示,在 另一现有背光模块200的设计中,可在导光板104的入光侧设置微结构106, 由于通过微结构106的光束会加大入射光束的偏折角度,由此可使亮区HS 形成于导光板104较靠近入光侧的区域,从而有效降低混光区域的面积。 然而,如图1所示,侧向光束I原本会被导光板侧边104a反射而返回导光 板104内,可是,一旦如图2所示由于微结构106的扩光效果使得入射光 束的偏折角度加大后,会造成部分侧向光束I’折射出导光板104外,如此 不仅降低光利用效率,且当折射出导光板104外的部分侧向光束I’遭遇外 部构件,例如具雾面反射材料的胶框108时,部分侧向光束I’会被胶框108 的表面反射而形成明显的侧边亮点11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其能有效避免背光模块侧边 亮点的产生且具有良好的光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含至少一个点光源以及一个 导光板。导光板包含出光面、底面、入光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 微结构及第二微结构。底面相对于出光面,入光面连接出光面与底面,点 光源配置于邻近入光面的位置处,且第一微结构形成于入光面。第一侧面 相对于入光面,并连接出光面与底面。第二侧面连接出光面、底面、入光 面与第一侧面。第二微结构形成于第二侧面,用于将入射于第二微结构的 光束反射回导光板内,其中所述第二微结构包含多个从所述第二侧面突起 的柱体,并且其中每个所述柱体具有第一斜面及连接所述第一斜面的第二 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比所述第二斜面更接近所述入光面,且所述第一斜面 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斜面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夹 角为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30度。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 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上述的背光模块。背光模块配 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用于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面光源,且背光 模块的导光板的出光面朝向液晶显示面板。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设计,当被入光面的微结构偏折而具有大角度 的侧向光束入射至导光板侧边时,侧向光束遭遇形成于第二侧面的微结构 将满足全反射条件而被反射回导光板内,如此可有效避免侧向光束折射出 导光板而形成侧边亮点的情形,且因侧向光束被反射回导光板而可提高光 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 步的了解。为让本发明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明显易懂,下文 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以点光源为侧光源的一现有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以点光源为侧光源的另一现有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背光模块的部分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及图7为示意图,说明设置微结构于导光板侧面的效果;
图8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9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液晶显示器
20 液晶显示面板
30 背光模块
32 导光板
321 入光面
322 出光面
323 底面
324、325、326侧面
34 点光源
36 反射片
38 光学膜片组
42、44、44a、44b微结构
100 背光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67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铺下翻机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汽车驾驶座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