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托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2795.7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钟善;李良纪;宋泰勋;金仁奎;朴镇完;姜龙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德洋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7/06 | 分类号: | B60R7/06;E05B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架 装置 | ||
1.一种托架装置,包括
外壳;
托架,该托架能够滑动地容放于所述外壳中以打开或关闭;
旋转锁,该旋转锁以其铰链部分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外壳,并且在 施加于该托架的外部震动超过预定数值时将所述托架锁定到所述外 壳,其中旋转锁的重心定位于所述铰链部分之上;以及
保持单元,该保持单元用于将所述旋转锁保持在正常状态,使得 所述旋转锁维持其原始位置,
其中重物以离开所述铰链部分的预定距离而设置于所述旋转锁的 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距离能够沿着 所述旋转锁而调节,以便控制旋转锁的响应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装置,其中所述旋转锁枢转地连接 到所述托架之后的所述外壳,从而当使用者向所述外壳按压所述托架 时,所述旋转锁回到原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包括弹性 构件,该弹性构件向所述旋转锁提供的弹性力足以将旋转锁保持在正 常状态的原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架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是设置于 所述旋转锁的铰链部分的扭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弹性件,该 第一弹性件形成于安装在所述外壳上表面的狭槽处,所述旋转锁的上 端部穿过沿向前或向后方向引导旋转锁的上端部的所述狭槽,其中所 述狭槽的第一端部基本设置于与所述旋转锁的原始位置同样的位置, 且其第二端部沿所述旋转锁的原始位置的向前方向而以预定距离与所 述狭槽的第一端部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 狭槽的第二端部处从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向所述狭槽突出,从而当旋转 锁的上端部在所施加的外部震动超过预定数值之后而向所述第一弹性 件旋转时,所述旋转锁的上端部保持在上表面和第一弹性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架装置,进一步包括:
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基本设置于所述旋转锁的原始位置,并且 沿所述狭槽的垂直方向到纵向方向能够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外壳的上表 面,并且能够滑动地向所述狭槽移动;以及
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将所述按压构件向所述狭槽偏压,其中所 述旋转锁的上端部由所述按压构件保持在正常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架装置,其中锁定孔形成于所述旋转 锁的上端部中,且锁定突出部提供于所述按压构件的前端部以对应于 所述锁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架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弹性件, 该第二弹性件形成于所述狭槽的第一端部处,其中所述狭槽的第一端 部沿所述旋转锁的原始位置的向后方向而以预定距离延伸,且所述第 二弹性件从上表面向所述狭槽突出,从而当旋转锁的上端部在所施加 的外部震动超过预定数值之后而向所述第二弹性件旋转时,所述旋转 锁的上端部保持在上表面和第二弹性件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装置,进一步包括阻尼单元,该 阻尼单元连接到旋转锁,从而当外部震动施加于所述旋转锁时,该阻 尼单元减缓所述旋转锁的旋转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托架装置,其中所述阻尼单元包括:
齿轮部分,该齿轮部分提供于所述旋转锁的下端部,其中所述旋 转锁的铰链部分以预定距离与所述外壳的底部表面隔开;
齿形轮,该齿形轮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底部表面,且与所 述齿轮部分啮合,由此限制所述旋转锁的旋转角度;以及
阻尼器,该阻尼器连接到所述齿形轮,并限制所述旋转锁的旋转 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德洋产业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德洋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27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