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基-2-嘧啶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3263.5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金东渊;赵大禛;李公烈;金洪烨;禹锡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洋药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403/12 | 分类号: | C07D403/12;C07D40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顺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基 嘧啶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列式1的N-苯基2-嘧啶-胺衍生物的新制备方法。
式1
在上式中,R1是被取代或非取代的噻唑、咪唑、吡嗪(取代基为氨基或低级烷基);
R2是氢、卤素、低级烷基或烷氧基;
R4是被低级烷基或1到3个卤素取代的低级烷基;
R5代表C5到C10的脂肪族,或者是含有氮,氧及硫中被取代的1~3个杂环原子,含有5~7个单环基(monocyclic radical)者融合了苯环的非环或者-三环基(tricyclic radica)或被低级烷基取代的哌嗪基或者高哌嗪基(homopiperazinyl)。
背景技术
上述式1化合物,在大韩民国专利注册号10-0674813号中公开。式1化合物优选的是4-甲基-N-〔3-(4-甲基咪唑-1-基)-5-三氟甲基-苯基〕-3-(4-吡嗪-2-基-嘧啶-2-甲氨基)苯甲酰胺。式1化合物是1种以上的酪氨酸激酶,抑制例如c-Ab1,Bcr-Ab1,受主酪氨酸激酶PDGF-R、Flt3、VEGF-R、EGF-R及c-Kit等。式1化合物用于温血动物的各种癌症治疗中,例如可用于肺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肝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慢性或者急性白血病、血癌、脑瘤、膀胱癌、直肠癌、宫颈癌、淋巴肿瘤等的治疗。
式1化合物的现有合成方法是乙酸乙酯的羧酸加水解后与苯胺反应,此时氰基膦酸二乙酯(diethyl cyanophosphonate)用做环化剂。(参考反应式1)
反应式1
上述方法需要在整个工艺中用乙基酯(2)加水分解成羧酸(3)的过程与反应式1相同,为了获得式3化合物需要长时间的制备及精制时间。并且在上述缩合反应中,因式1化合物的收率为30-40%,存在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尤其,羧酸(3)在一般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非常低,因此其精制及反应处理过程较为困难。并且在缩合反应中使用的氰基膦酸二乙酯是一种高价格的、对环境有害、毒性非常强的试剂,在啮齿类动物老鼠和兔子中的LD50分别是20mg/kg和40mg/kg。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对人体及环境无危害的、同时以较低的成本、简单、稳定、高效、迅速地生产出高纯度的式1化合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高稳定性、高收率、高纯度地制备式1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用低价的试剂制造式1化合物,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对人体及环境污染无危害,使用更加安全的试剂制备式1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克服式1中现有合成法的缺点,通常整体收率达到70-90%。
本发明如反应式2所示,以式2化合物和式4化合物为起始物,以强碱为催化剂,直接缩合反应,提供包括制备式1化合物N-苯基-2-嘧啶-胺衍生物的新方法。
反应式2
在上式中
R1是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噻唑、咪唑、吡嗪(取代基是氨基或低级烷基);
R2是氢、卤素、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
R3是低级烷基、苯基、苯基-低级烷基或被取代的苯基;
R4是被低级烷基或1到3个卤素取代的低级烷基,
R5代表C5到C10的脂肪基,或者是含有氮,氧及硫中被取代的1~3个杂环原子,含有5~7个环的饱和或不饱和单环基或者融合了苯环的非环或者-三环基,或被低级烷基取代的哌嗪基或者高哌嗪基(homopiperazinyl)。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例如钾叔-丁氧基等强碱的催化剂作用,苯胺(4)和酯(2)直接缩合,生成式1化合物。其他碱,如金属氢化物,金属卤化物、大体积烷基锂(bulky alkyllithium)、金属醇盐alkoxide、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酰胺Bis(trimethylsilyl)amide或者取代胺基锂LiNR2,或者使用其混合物。上列金属是锂、钠、镁或者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洋药品株式会社,未经一洋药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3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