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3704.1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7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舜平;宫入秀和;神保安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柯广华;王丹昕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及一种至少在像素部中使用薄膜晶 体管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形成在具有绝缘表面的衬底上的半导体薄膜(厚度 为几十nm至几百nm左右)构成薄膜晶体管的技术引人注目。薄膜 晶体管在诸如IC和电光学装置的电子装置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特别 地,正在加快开发作为显示装置的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
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开关元件,使用将非晶半导体膜用于沟道形 成区域的薄膜晶体管、将晶体粒径为100nm以上的多晶半导体膜用于 沟道形成区域的薄膜晶体管等。作为形成多晶半导体膜的方法,已知 的是利用光学系统将脉冲振荡的受激准分子激光束加工成线形并在 将该加工后的线形激光束对非晶硅膜进行扫描的同时照射该非晶硅 膜来使非晶硅膜结晶化的技术。
另外,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开关元件,使用将晶体粒径为小于 100nm的微晶半导体膜用于沟道形成区域的薄膜晶体管(专利文献1 及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4-2427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5-49832号公报
与将非晶半导体膜用于沟道形成区域的薄膜晶体管相比,将多晶 半导体膜用于沟道形成区域的薄膜晶体管的电场效应迁移率高2数 位,并且具有可以在同一个衬底上集成地形成半导体显示装置的像素 部和其外围驱动电路的优点。然而,存在着以下问题:因为使半导体 膜结晶化,所以步骤比利用非晶半导体膜的情况复杂,因此,成品率 降低且成本增加。
另外,利用微晶半导体膜的反交错型薄膜晶体管具有栅极绝缘膜 及微晶半导体膜的界面区域的结晶性低且薄膜晶体管的电特性不好 的问题。
另外,与将非晶半导体膜用于沟道形成区域的反交错型薄膜晶体 管相比,将微晶半导体膜用于沟道形成区域的反交错型薄膜晶体管可 以提高导通电流,然而,截止电流也与此同时上升。利用截止电流高 的薄膜晶体管的显示装置具有随着对比度的降低,功耗也增加的问 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薄膜晶体管的截止电流; 提高薄膜晶体管的电特性;提高利用薄膜晶体管的显示装置的图像质 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为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栅电极上的隔 着栅极绝缘膜设置在不到达该栅电极的端部的内侧区域的半导体膜; 至少覆盖半导体膜的侧面的膜;以及形成在覆盖半导体膜的侧面的膜 上的一对布线,其中,半导体膜中添加有用作供体的杂质元素。覆盖 半导体膜的侧面的膜为非晶半导体膜或绝缘膜。另外,也可以以与覆 盖半导体膜的侧面的膜接触的方式形成分别形成源区及漏区的添加 有给予一导电类型的杂质元素的杂质半导体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为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栅电极上的隔 着栅极绝缘膜设置在不到达该栅电极的端部的内侧区域的半导体膜; 覆盖半导体膜的顶面及侧面的非晶半导体膜;以及非晶半导体膜上的 分别形成源区及漏区的添加有给予一导电类型的杂质元素的杂质半 导体膜,其中,半导体膜中添加有用作供体的杂质元素。另外,半导 体膜的源区及漏区一侧的端部也可以与非晶半导体膜、杂质半导体膜 重叠。另外,非晶半导体膜的端部也可以超出源区及漏区外侧。
而且,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在半导体膜的顶面设置有与上述非 晶半导体膜不同的非晶半导体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为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栅电极上的隔 着栅极绝缘膜设置在不到达该栅电极的端部的内侧区域的半导体膜; 形成在半导体膜上的非晶半导体膜;非晶半导体膜上的分别形成源区 及漏区的添加有给予一导电类型的杂质元素的杂质半导体膜;覆盖半 导体膜、非晶半导体膜、以及杂质半导体膜的侧面的绝缘膜;以及形 成在绝缘膜上且与杂质半导体膜接触的一对布线,其中,半导体膜中 添加有用作供体的杂质元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为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栅电极上的隔 着栅极绝缘膜设置在不到达该栅电极的端部的内侧区域的半导体膜; 形成在半导体膜上的非晶半导体膜;覆盖半导体膜及非晶半导体膜的 侧面的绝缘膜;绝缘膜上的分别形成源区及漏区的添加有给予一导电 类型的杂质元素的杂质半导体膜;以及与杂质半导体膜接触的一对布 线,其中,半导体膜中添加有用作供体的杂质元素。
另外,半导体膜的源区及漏区一侧的端部与绝缘膜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37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电池单元
- 下一篇:固体摄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