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模块新型粘结方法及其功能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84767.9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2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陶伟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德鲁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模块 新型 粘结 方法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元器件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功能模块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功能模块新型粘结方法及由此制造的功能模块。
背景技术
射频功放模块是一个高热部件,需要良好的散热设计。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先做好射频PCB板1(通常是两层板),然后用锡锑合金(Sn95/Sb5)2将PCB板1和散热铜块3焊接起来。参见图1,其中附图标记4表示接地孔。
然而,上述方法在导入无铅工艺的时候却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原因是锡锑合金(Sn95/Sb5)是一种非共晶合金,它的熔点是232~240摄氏度。这样的温度对于有铅工艺是很安全的,有铅工艺一般最高的焊接温度低于225摄氏度。但无铅工艺的最高温度会超过240摄氏度,最高可达245摄氏度。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在进行表面元件焊接的时候,底下的铜块与PCB板之间的会融化分层。铜块的导热及接地功能会大大减弱,甚至无法使用。即使有足够多的补救方法来防止PCB板分层,但对于返工等多次回流焊接,这种方法的缺陷也基本上是灾难性的。
另一种业界采用的方法是购买板材厂(如Taconic,Arlon,Rogers)提供的prebonding材料。这种材料的特点是预先将厚铜4与板材5压合。PCB生产商只需在表面做线路图形和钻孔6。如图2,钻孔的目的是为了接地和导热。采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它无法在背面制作线路图形,而且因板材很重,采购成本高,时间长(往往走海运)。因Andrew原有的功放模块为采用锡锑合金(Sn95/Sb5)焊接,且背面需制作线路图形,如能找到一种既能满足无铅焊接工艺,且电路结构无需作大的改动,那就能平稳切换到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一种功能模块新型粘结方法及由此制造的功能模块,该粘接方法设计新颖,操作简便,采用该方法制造的功能模块可以在PCB板的压合面制作线路图形,并适于后续的无铅焊接工艺,在保持射频性能的同时,简化了后续工序,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功能模块新型粘结方法,其特点是,包括步骤:采用耐高温薄膜材料将PCB板和金属导体散热块压合到一起。
较佳地,所述耐高温薄膜材料是FEP薄膜、Speedboard C薄膜或Fastrise 27薄膜。
更佳地,所述耐高温薄膜材料是FEP薄膜,所述压合的温度为265~285℃,压力为12~14Bar。
更佳地,所述耐高温薄膜材料是Speedboard C薄膜,所述压合的温度更佳为180~220℃,压力为20~30Bar。
更佳地,所述耐高温薄膜材料是Fastrise 27薄膜,所述压合更佳的温度为210~220℃,压力为28~33Bar。
较佳地,所述金属导体散热块是铜块。
较佳地,所述PCB板是承载射频或微波电路的PCB板。
较佳地,在所述压合之后,还包括步骤:在所述PCB板上钻盲孔和制作线路图形。
较佳地,在所述压合之前,还包括步骤:在所述PCB板的压合面上制作线路图形(即在底层制作线路图形)。
较佳地,在所述压合之后,还包括无铅焊接工艺过程。本发明较适于无铅焊接工艺过程。
较佳地,在所述压合之后,通过钻盲孔并镀铜实现上下两层地导通。这对于射频、微波领域的电气回路和散热都很重要。
较佳地,在所述压合之后,还包括整板电镀和微蚀以实现半加成法,所述微蚀的厚度应大于所述整板电镀的厚度。
更佳地,所述电镀的厚度控制在5±0.5微米,所述微蚀的厚度控制在6±0.5微米。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功能模块,其特点是,采用上述的功能模块新型粘结方法制造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本发明采用耐高温薄膜材料将PCB板和铜块压合到一起,从而便于在压合前在PCB板的压合面制作线路图形,并在压合后适于后续的无铅焊接工艺,构思巧妙,易操作,在保持射频性能的同时,简化了后续工序,适于无铅焊接工艺,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德鲁公司,未经安德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84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